第四十三卷第六期 111年6月1日發刊
熱情與專業~中醫耕耘偏鄉建醫療守護站
南台灣中醫偏鄉地區巡迴醫療概況∼高雄長庚十年經驗
◎高雄長庚中醫部部主任 蔡明諺
高雄長庚中醫部門參與偏鄉醫療至今已十個年頭,這幾年來團隊的醫師分別走入屏東縣萬巒鄉、崁頂鄉、九如鄉、竹田鄉與新埤鄉,以及高雄田寮區與甲仙區。我們一直秉持著長庚醫院的宗旨「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止於至善、永續經營」的理念,讓優質的醫療服務走出醫院,深入高屏地區的每個角落。期間透過地方鄉里首長和衛生局的密切合作,創造合適便利的就醫環境,落實偏鄉民眾的醫療福祉,更結合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推動「全民健康保險中醫門診總額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讓健保制度透過巡迴醫療嘉惠在地民眾,以均衡中醫醫療資源分布。
我們的偏鄉醫療業務緣自2011年9月,由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委託本院執行的「莫拉克風災重災區復健、營養、中醫、護理服務」計畫,當初大旗山地區家園與交通重創嚴重,醫療團隊的進駐需更具機動性。中醫師往往攜帶針具或是常備科學中藥即可接駁前往災區,因此開始加入團隊並擔任照護民眾生活和健康的重責。早期吳清源副教授、黃博裕醫師、劉俊廷醫師和本人皆曾參與過甲仙、杉林、旗山和那瑪夏等9區的中醫定點醫療與居家服務,獲得當地民眾相當大的迴響與肯定,也開始建立中醫於偏鄉醫療的疾病資料庫,相關資料已發表在2015和2016年的中醫藥雜誌,分別探討偏遠地區中醫巡迴醫療服務滿意度、病人就(回)診特性、常見疾患、病痛部位和照護的成效,以及2021年在Pain Management Nursing中調查偏鄉老年人的疼痛經歷和應對策略。
因累積豐富的偏鄉中醫醫療服務經驗,我們近兩年也與高屏區公會合作「中醫社區醫療及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計畫」之種子師資培訓,透過課程建構偏鄉社區的醫療屬性與中醫技能應用(圖一)。另外,本院的業務也陸續交接給年輕的醫師,目前偏鄉執業共有4點如圖二,包含萬巒的薛敦品醫師(今年4月轉由鍾佳蓉醫師承作)、九如的曾映蓉醫師、崁頂的高照.醫師、和竹田的朱志德醫師。他們多年來風雨無阻,每週克服舟車勞頓,帶領醫藥團隊辛苦耕耘、走入鄉里。我深深地以他們為榮,也盼望這些醫師能肩負起傳承與共榮的使命,彼此支援並代代交棒下去。
社區醫療巡迴點是為偏鄉醫療的守護站,活絡社區醫療照護。我們提供當地民眾可近性、方便性、繼續性的照護,讓偏鄉醫療零距離,逐步落實在地醫療、在地老化的願景。然而,近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得偏鄉醫療中斷,除影響民眾就醫權益外,也讓我們了解城鄉數位差距的問題普遍存在。如何運用跨領域科技創新與系統整合,解決偏鄉居民的各項健康需求,將是我們接下來要努力的目標。
         
 
封面故事
投入偏鄉醫療的實證研究~從探索偏鄉老人慢性疼痛與中醫治療成效談起
中醫偏鄉巡迴醫療之多年經驗分享
中醫之愛在偏鄉~九如媳婦的中醫社區醫療
醫學報導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 小傷口解決骨刺及神經壓迫造成的神經痛
心靈點滴
整形外科「為羅慧夫精神而騎」自行車環台接力啟程
醫脈相傳
我在長庚的三兩事∼整形外科 羅綸洲醫師
中醫報導
清冠一號該怎麼用?常見問與答
飲食營養
外食族增肌減脂,要會挑食!
兒童醫療
兒童癲癇
本月主題
南台灣中醫偏鄉地區巡迴醫療概況∼高雄長庚十年經驗
焦點話題
SARS康復者對新冠病毒疫苗的免疫記憶反應
兒童新冠肺炎疫苗∼在疫苗的效果與不良反應之間來思考
嘉義長庚新冠研究 勇奪國家新創獎
疫情升溫讓人好焦慮,適時抒壓避免影響正常生活
慢性高血壓孕婦積極控制血壓可降低子癲前症和早產風險
領航醫衛 邁向國際 Medical Excellence Taiwan揭牌啟動
長庚醫院與拉曼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擴大與馬來西亞醫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