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卷第十二期 100年12月1日發刊
長庚醫院35週年院慶專刊
愛與追思
◎長庚養生文化村社服課主辦 葉嘉嶽
在許多銀髮族的引頸期盼下,西元2005年初王創辦人永慶親自命名的長庚養生文化村,正式開放入住。六年多來,不論是到這裡參觀、試住或是長期入住的民眾或是住民,無不肯定並讚歎他老人家當初高瞻遠矚的理想,以關懷社會的心、慨然奉獻出34公頃土地,以非營利方式,提供健康銀髮族一個優質的退休社區。今天,在全球都關注人口高齡化議題的同時,長庚養生文化村已經成為國內外銀髮族照顧的典範之一。
「吃果子拜樹頭」,當村內長輩們享受到安全、豐富銀髮生活的同時,也十分感謝創辦人打造了如此優質的環境,因此特別將養生文化村累積的生活與文化養成,透過一系列的活動展現出來,在充滿愛與追思的十月,表達對創辦人的敬愛與感念。
牽手半世紀 畫中有話
陳溫涼與謝成助夫婦,是一對令人稱羨的模範夫妻,居住本村六年期間,原本失去生活重心的溫涼阿姨,開始走進教室,重新拾起畫筆與書本,學習素描、水彩、國畫、書法、日文、英文及電腦等課程,充實而精彩的生活,更讓她揮別困擾多年的憂鬱症。
謝伯伯現為窯業董事長,幾十年來從未有學畫的念頭,也自認沒有藝術細胞,終日看著夫人快樂地習畫,終於也加入習畫行列,兩人樂此不疲,更在機緣巧合之下,都成為村內國寶設計藝術家廖未林大師的關門弟子。
今年夫婦兩人特別將習畫多年的作品集結起來,辦了一場令人驚豔的文化創作聯展。聯展的茶會上,謝伯伯及溫涼阿姨特別用感性的話語謝謝王創辦人當年營造了養生文化村這麼好的居住及學習環境,可以說是救了他們夫妻和全家人。這些創作,就是回報王創辦人的最佳獻禮。
銀髮吟唱 活化生命的良藥
唱歌,是延緩老化的良藥。2010年8月,一群愛好歌唱的長輩們發起成立老頑童合唱團,把愛唱歌的「老頑童」們聚集起來,在指揮李純美老師的指導之下,一首接著一首充滿感動音符的歌聲,唱出了充滿生命力的銀髮生活。
今年,老頑童合唱團不僅在村內發表演唱會,更獲邀前往法務部調查局及桃園縣國際失智症日嘉年華會擔綱演唱,獲得許多好評。「老頑童合唱團」充份發揮王創辦人理念,每個長輩都是寶,都可以發揮所長,關懷回饋社會。
在合唱團完成週年演唱會之後,老師及團員們即開始籌劃王創辦人的追思演出。10月15日下午,總年齡超過千歲的團員們站上舞台,將練習多日的歌聲化成句句的思念與感恩,感動現場超過200位以上的聽眾。擔任伴奏的蔡裕人老師、創作老頑童之歌的袁培華老師也透過才藝表演與創作表達追思之意。演唱會在所有人獻上對王創辦人愛與追思的花束後,圓滿落幕。
終生學習 人生圓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養生文化村設立之初,就期盼住在村內的銀髮長輩仍能聯結社會脈動,並保持與不同世代的互動聯繫。年逾八十的傅爺爺,於1962年即任職駐法國際文教處,負責留學生考試及協助輔導華僑,後政府與法國斷交,便至比利時持續推動比利時與台灣的文化交流活動。
1990年代初期退休後,仍繼續為比利時華僑中山學校發展而努力,而成為該校榮譽董事並受勳海華榮譽獎章。在海外生活了年,審慎地考量文化及習慣,雖然在海外為國奉獻那麼多年,還是故鄉好!於是決定回國安老,在國內找尋多家安養機構,一看到養生文化村的理念規劃及房間貼心的設計,便決定將養生文化村作為以後的家!
入住本村後,傅爺爺成為村內許多藝文盛事的幕後推手,而為了保有生活興趣與健康,他自費聘請音樂老師學習聲樂,同時也從2009年起,與社區學童一起舉辦「傅爺爺與小朋友音樂發表會」,展現學習成果也提供一個代間互動的機會。
2010年的音樂發表會,讓參加的小朋友、親友、村內的住民及工作同仁見證傅爺爺夫婦60年鑽石婚的感情,而年,孩子青澀卻純真的樂聲,伴隨傅爺爺、王英杰阿姨沈穩優揚的歌聲,讓在場的每一位來賓,感受到養生文化村是開放、多元又有活力的一個退休社區,也展現出王創辦人的創設宗旨。
有別於一般人對老年生活的哀傷與無奈,長庚養生文化村用生活點滴累積的健康、快樂、滿足及才藝,向王創辦人永慶表達這裡所有人對他的敬愛與追思。
         
 
封面故事
大腸癌的防治概說
大腸鏡在大腸癌篩檢的角色
微創腹腔鏡大腸手術
化學治療在大腸直腸癌治療的角色
新聞紀要
桃園長庚追思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紀念音樂會紀實
「100年全國志願服務管理者專業訓練」圓滿成功
我心肝、您寶貝,讓愛無限延∼器官捐贈邀您共同響應
基隆長庚榮獲「節約能源績優傑出獎」
特別報導
不斷進步,持續成長,體現長庚核心價值∼長庚體系35有感
待病猶親,視院如家∼我與長庚35年
海納百川,登峰造極∼長庚35邁向世界級頂尖醫療中心的期許
長庚紀念醫院創設35年感言
服務人群,邁向頂尖∼ 期許長庚另一個35週年
穩固根基,蓄勢再發∼祝長庚35生日快樂
同舟共濟,止於至善∼期勉長庚35後好要更好
深耕台灣,醫援國際∼恭賀長庚35週年
心靈點滴
我的護理工作∼從萌芽到茁壯
養生文化村報導
愛與追思
大學專欄
悲喜交集的遺憾∼緬懷老友,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史坦曼
病人安全
居家廢棄藥物回收∼「藥」落實
醫療與社會
醫療、社會與長庚醫訊
醫療與社會:來自教學上的省思
藥師∼偏遠地區義診服務不可或缺的身影
讓人感動與難忘的笑容∼不私無悔的投入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保健到鄉里 長庚用心照顧您
讓愛出走∼雲林長庚醫院鄰近鄉鎮義診紀實
建國百年 圓百名孩童小小的夢與白色巨塔的愛相逢
嘉義長庚醫院公托學童義診感想
增刊目錄
反菸拒檳,為健康而戰!三對三星光鬥牛賽
右手與我鍾愛一生 我與長庚結緣情亦深
民眾注意:超級細菌MRSA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