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卷第十二期 100年12月1日發刊
長庚醫院35週年院慶專刊
右手與我鍾愛一生 我與長庚結緣情亦深
◎基隆長庚情人湖院區社服課社會志工 楊采蓉
我出生在台東鄉下,1歲時爬行到家門前的鐵道上,被火車輾斷了左臂,從此學習「單手」過生活。「雖然我的左手和我無緣,但我的右手與我鍾愛一生」。
民國81年我結婚嫁到基隆之時,也就是我和長庚醫院結緣的開始。婚後,一直不孕的我,因工作之便,在台北長庚接受近5年的不孕症治療。這5年當中,我同時接觸到「中華民國截肢青少年輔健勵進會」,該會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的第一屆「弦月之美」身障人士才藝大展,是我第一次站上大舞台的處女秀,演出後隔年初春,肚皮終於傳出喜訊,我回到基隆長庚做產檢,因為宮縮引起早期破水,在醫院安胎1個月,早產的雙胞胎姐姐,出生30個小時後不幸夭折,我的心情瞬間從天上掉到了谷底,出院返家後的我,想著待在保溫箱裡的妹妹和無緣的姊姊,總是在先生出門上班的那一刻,開始哭泣,我猜想我是得了憂鬱症,我強迫自己要走出去,所以參加了第二屆「弦月之美」演出的排練,並和截肢協會的朋友分享心情故事,這才發現自己的苦和他們比起來,根本微不足道,而且我還有個剛出生的女娃,等著我全心全意的呵護呢,我告訴自己不能再失志了。
事隔3年,生完第二胎時,我辭去工作當全職媽媽,專心照顧這一雙兒女,兒子眞的是我「一手帶大」的,舉凡洗澡、更衣、換尿布、修剪頭髮…全都不假手他人。雖然做一餐飯菜,別人只要1小時,我卻要花上2個鐘頭,但美味不變,愛心加倍,又有什麼關係呢?
小兒子去上托兒所後,我開始參加一些社團活動及歌唱比賽,均有不錯的成績表現;在這段日子裡,我結交了許多婆婆媽媽、好朋友,她們帶著我一起去慈濟大愛媽媽上課充電,到學校講靜思語故事、當圖書館志工媽媽、做環保志工媽媽,我還參加基隆愛樂合唱團,每年都在基隆文化中心有大型音樂劇公演,我也邀請該團到長庚醫院獻唱,用歌聲陪伴病友過中秋,折翼天使「弦月之美」舞群,於98年在北區長庚巡演十場之多。
基隆長庚醫院的情人湖分院啟用之時,我加入了醫院志工的行列,一晃眼,我在長庚志工隊服務,至今5年了,這幾年中,我邀請孩子的鋼琴老師到醫院擔任音樂志工,邀約孩子學校的美術老師,帶領學生們彩繪廢棄的電纜軸承,裝點成美麗的藝術裝置,把安寧病房點綴得活潑有生氣;同時鼓勵自己的孩子參加醫院舉辦的寫生比賽或擔任小小音樂志工。我自己除了當志工之外,這些年,也跟隨「弦月之美」、「混障綜藝團」身障團體的腳步,到全省各監所關懷受刑人、走進校園,為生命教育做公益巡演。
98年度我在長庚獲得「親善志工」殊榮,同年10月情人湖分院志工隊成隊典禮受邀擔任司儀,連著兩年在春節前夕為情人湖院區病友及家屬舉辦的「溫馨迎新春,圍爐饗宴」活動擔任主持人,林口院區舉辦的北區志工表揚大會,擔任搭檔主持人,自由時報及聯合報也曾採訪我這個在醫院服務的「獨臂女志工」,98年11月我第一次拍攝銀行聯合勸募公益廣告,99年公共電視「聽聽看」身障朋友的節目、大愛電視「大愛人物誌」節目,接連著播出關於我的生活記錄。身為一個身障朋友,能如此受到大家的肯定,不僅大大的增加了我的自信,也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如果我的故事可以激勵他人,我也非常樂意現身說法。
我和長庚的緣份起源於我的不孕、安胎和保溫箱的女兒,我的婆婆生前在門診與加護病房之間穿梭也有好多年,在在都受到長庚醫療體系細心呵護,這些我都銘感在心。現在,我用回饋感恩的心情來長庚當志工,和長庚再續前緣,而且是結一份善緣,甚是感到歡喜與自在,當我在器官捐贈服務台為民眾服務時,看到病友們被疾病纏身,更讓我懂得「見苦之福」,我感謝父母生給我一個健康的身體,雖然我失去一隻無緣的左手,就把它當作是斬斷塵世間的惡緣吧!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除了懷抱一顆「知足、感恩」的心,更期勉自己要當一個「知福、惜福、再造福」的人。
人生的「命運」也許早已天注定,我也面對過「生老病死」的功課,一隻手的我可以選擇關在象牙塔裡自怨自艾;但是,我卻決定為自己揮灑生命的彩筆,活出彩色的容顏,因為我相信「運命」操之在己,我期許自己和眾生廣結好緣,也祝福大家平安喜樂。感恩!
         
 
封面故事
大腸癌的防治概說
大腸鏡在大腸癌篩檢的角色
微創腹腔鏡大腸手術
化學治療在大腸直腸癌治療的角色
新聞紀要
桃園長庚追思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紀念音樂會紀實
「100年全國志願服務管理者專業訓練」圓滿成功
我心肝、您寶貝,讓愛無限延∼器官捐贈邀您共同響應
基隆長庚榮獲「節約能源績優傑出獎」
特別報導
不斷進步,持續成長,體現長庚核心價值∼長庚體系35有感
待病猶親,視院如家∼我與長庚35年
海納百川,登峰造極∼長庚35邁向世界級頂尖醫療中心的期許
長庚紀念醫院創設35年感言
服務人群,邁向頂尖∼ 期許長庚另一個35週年
穩固根基,蓄勢再發∼祝長庚35生日快樂
同舟共濟,止於至善∼期勉長庚35後好要更好
深耕台灣,醫援國際∼恭賀長庚35週年
心靈點滴
我的護理工作∼從萌芽到茁壯
養生文化村報導
愛與追思
大學專欄
悲喜交集的遺憾∼緬懷老友,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史坦曼
病人安全
居家廢棄藥物回收∼「藥」落實
醫療與社會
醫療、社會與長庚醫訊
醫療與社會:來自教學上的省思
藥師∼偏遠地區義診服務不可或缺的身影
讓人感動與難忘的笑容∼不私無悔的投入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保健到鄉里 長庚用心照顧您
讓愛出走∼雲林長庚醫院鄰近鄉鎮義診紀實
建國百年 圓百名孩童小小的夢與白色巨塔的愛相逢
嘉義長庚醫院公托學童義診感想
增刊目錄
反菸拒檳,為健康而戰!三對三星光鬥牛賽
右手與我鍾愛一生 我與長庚結緣情亦深
民眾注意:超級細菌MRSA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