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卷第十二期 100年12月1日發刊
長庚醫院35週年院慶專刊
穩固根基,蓄勢再發∼祝長庚35生日快樂
◎基隆長庚醫院院長 程文俊
欣逢林口長庚醫院35週年慶,由三十而立漸漸步入四十而不惑。回想第一次踏入長庚是在申請住院醫師的時候,當時在台北金甌商職坐得滿滿的四間教室參加長庚內科R1筆試,再經口試錄取21位,到現在僅剩4位還在長庚堅守崗位,不禁有小學作文最常用的開頭語「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之慨。
回想住院醫師的生涯,當時的感覺就是充滿挑戰。記得R3時,整個林口急診內科部只有一位醫師值班,頗有一夫當關之味道。雖然累,但覺得充實,加上長庚的傳統,教學一直都是強項,病例多加上師長的授業、解惑,每個人都訓練出紮實的基本功。數年後,長庚的同儕,不論留院或到不同體系發展,都有傑出表現,住院醫師嚴格的訓練,功不可沒。
「樹大就會分枝」,醫療志業不能偏安,長庚體系由林口、基隆、高雄、嘉義相繼成立分院,一批批長庚人也相繼投入創院行列,開路先鋒的精神,實在令人感佩,而長庚的醫療服務也從區域步入到全國。
「江山代有人才出」,不論過去在林口長庚擔任內科部主任,到現在服務基隆長庚醫院,我都可以看到新生代與中生代的長庚人,一方面做好自己專業的角色,另一方面在研究、教學、公共服務,分別都有積極投入。多元的發展,讓長庚醫院不僅在醫療專業受到國際矚目,在社會責任,公益形象亦開始彰顯。
人的一生中,35歲是站穩基礎,養足體力,蓄勢待發的年紀,醫療體系亦然,經過篳路藍縷的開創,在傳統醫療環境中,以全新的思維讓台灣的醫療界步入符合民眾期待的變革的長庚,也渡過了青少年期,正在成熟穩健的踏著步伐循序漸進。然而,目前整體環境的挑戰依然嚴峻,二代健保的變化,社會對醫院的期許,醫療專業的自我提昇,醫學對人類、社會的責任與使命……等等,實在有賴全體長庚人的承先啟後,繼續努力。在長庚35週年慶前夕,祝福長庚生日快樂。
         
 
封面故事
大腸癌的防治概說
大腸鏡在大腸癌篩檢的角色
微創腹腔鏡大腸手術
化學治療在大腸直腸癌治療的角色
新聞紀要
桃園長庚追思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紀念音樂會紀實
「100年全國志願服務管理者專業訓練」圓滿成功
我心肝、您寶貝,讓愛無限延∼器官捐贈邀您共同響應
基隆長庚榮獲「節約能源績優傑出獎」
特別報導
不斷進步,持續成長,體現長庚核心價值∼長庚體系35有感
待病猶親,視院如家∼我與長庚35年
海納百川,登峰造極∼長庚35邁向世界級頂尖醫療中心的期許
長庚紀念醫院創設35年感言
服務人群,邁向頂尖∼ 期許長庚另一個35週年
穩固根基,蓄勢再發∼祝長庚35生日快樂
同舟共濟,止於至善∼期勉長庚35後好要更好
深耕台灣,醫援國際∼恭賀長庚35週年
心靈點滴
我的護理工作∼從萌芽到茁壯
養生文化村報導
愛與追思
大學專欄
悲喜交集的遺憾∼緬懷老友,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史坦曼
病人安全
居家廢棄藥物回收∼「藥」落實
醫療與社會
醫療、社會與長庚醫訊
醫療與社會:來自教學上的省思
藥師∼偏遠地區義診服務不可或缺的身影
讓人感動與難忘的笑容∼不私無悔的投入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保健到鄉里 長庚用心照顧您
讓愛出走∼雲林長庚醫院鄰近鄉鎮義診紀實
建國百年 圓百名孩童小小的夢與白色巨塔的愛相逢
嘉義長庚醫院公托學童義診感想
增刊目錄
反菸拒檳,為健康而戰!三對三星光鬥牛賽
右手與我鍾愛一生 我與長庚結緣情亦深
民眾注意:超級細菌MRSA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