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進步,持續成長,體現長庚核心價值∼長庚體系35有感 |
 |
◎長庚醫療體系最高顧問 吳德朗口述
◎林口長庚婦產部主治醫師 黃尚玉採訪 |
 |
 |
 |
我把長庚醫院的整個發展過程大致劃分成三個時期。 西元1976年長庚醫院創立伊始,當時我正好回台省親,張錦文先生專程把我帶至正在破土興建中的長庚醫院醫學大樓參觀,以那個年代的標準而言,在台灣地區,能有如此魄力及雄心,興建這麼大規模的醫療機構著實讓我感覺到相當驚訝。 參訪興建中的醫院後,當天晚上,王創辦人永慶先生邀請我至家中晚宴。酒過三巡之後,王創辦人就力邀我回來幫忙。他告訴我,他辦的長庚醫院是一家非營利性的醫院,醫院若有盈餘,將繼續用於相關的醫療福利事業;長庚醫院將是一家數千床的醫學中心,有世界一流的醫師,一流的設備;長庚醫院服務的對象是一般老百姓,特別是台灣的中低收入戶;長庚醫院要成為年輕醫師的教育中心,從事研究,促進醫學的進步;長庚醫院將運用企業管理的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擴大服務面。 當時的我,在美國的心臟科醫學學術界被譽為是一顆正在上升中、潛力無窮的明日之星,因此王創辦人的盛情邀約立即讓我陷入不知如何抉擇的兩難:到底是要留在美國繼續心臟電生理學的研究,還是要回台灣開創一片全新、但極具意義的醫療志業新境界? 一個月後,有感於王創辦人所提出「長庚體系的核心價值」,及他對醫療事業之崇高理念,我終於下定決心,回到台灣,服務自己的鄉土,從此刻起也開啟了我和長庚體系醫院各自的新紀元。 在創辦醫院同時,王創辦人也早已決定要辦一所有醫學院的醫學中心,因此責成本人負責醫學的研究跟教學這兩大部分,奠定了往後長庚醫院體系,服務、教學、研究三面向均衡發展的健全體制。 早期的台灣,醫學系的學生畢業後,絕大部分只能出國或是自行開業,只有少數的醫學生能夠留在大型醫院接受專業訓練,進行學術研究,或從事教學工作。長庚醫院的創立,立即改變了此一狀況,當時的畢業生也因而能有一個理想的場所,可以接受最完整的住院醫師專科訓練。 那時,我也參考了美國的醫學、醫院、醫療制度,創立了長庚醫院住院醫師的完整訓練計劃及項目;此一體制建立後,台灣各大醫學中心及教學醫院紛紛起而效尤,為台灣醫院住院醫師的訓練制度立下了重要的基石。因此,我在長庚醫療體系的第一個十年,最主要的事是,建立起長庚醫院的住院醫師和次專科醫師訓練的標準流程。 在臨床醫療方面,回顧創院之初,由於本人的專長及推動,長庚醫院就以心臟內外科取勝,當時心臟內科的心律不整電生理學、二尖瓣氣球擴張術及冠狀動脈擴張術、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瓣膜置換手術及心律不整的手術,均居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由於長庚醫院的崛起和成功發展,使得各大醫學中心、財團法人,甚至醫學院附設醫院,紛紛吹起一股向長庚學習醫院管理模式之風,進而促成了年代台灣醫療水平的大躍進。這可以說是長庚醫院發展的第二個階段,也是促成台灣醫療體系的重大改革。 此一時期,長庚體系內的進步仍未停歇,這十年間,長庚體系在肝炎的研究及肝臟移植的研發也傲視群倫,名揚國際。 由於長庚體系推動平民化醫療的結果,使得醫療服務更加普及,才有後來1995年全民健康保險的施行。從這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長庚醫療體系發展過程中的第三個階段,這對台灣醫療發展影響,可說是至深且遠的。 迄今,長庚體系內的發展也持續大躍進中,整形外科已成為世界級的訓練中心,隨時都有數十位各國精英到長庚接受嚴格的整形外科訓練。最近於臍帶血移植方面,長庚亦有傲人的成果展現。 目前的長庚體系,包括台北長庚醫院、林口長庚醫院、基隆長庚醫院、高雄長庚醫院、嘉義長庚醫院、桃園長庚醫院、雲林長庚醫院,以及護理之家、養生文化村,急性病床約一萬床,服務近台灣全人口的10%,可以說是台灣第一,亞洲甚至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大規模醫療機構。此外,長庚體系尚有長庚大學、長庚科技大學,培育醫學護理專業人才,使長庚體系的教學、研究、服務更能合而為一,精益求精,達成世界一流水準的境界。 我一路以來於長庚醫療體系擘畫成長的藍圖,看著長庚醫院不斷地茁壯,我也很自豪且驕傲於它今日的模樣,長庚不僅提供廣大大眾最方便、優質、安全的醫療環境,同時也不斷的追求卓越。王創辦人所提示的「勤勞樸實」、「人本濟世,病人優先」、「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一點一滴,追根究柢,止於至善」、「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也沒有簡單的事」、「要做就做最好的」等長庚體系核心價值,此時聽來,長庚體系發展至今可說是一種最真實的體現。 對於醫院未來的展望,我認為長庚醫院無論是在亞洲,或在國際上都提供了一個成長且值得學習的模式,然而我們希望的並不是曇花一現的成功,而是一個永續永恆的成功。我期許長庚醫院能成為一間reference hospital,換句話說就是要做一家世界級的醫院,讓三百年、四百年後的人都能記得它。同時我也希望長庚醫院能在人文方面不斷提升,繼續追求卓越,終止於至善。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特別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大學專欄 |
 |
 |
病人安全 |
 |
 |
醫療與社會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