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卷第十二期 100年12月1日發刊
長庚醫院35週年院慶專刊
讓愛出走∼雲林長庚醫院鄰近鄉鎮義診紀實
◎雲林長庚社服組社工員 林秀芬
歷經多年籌備及雲林鄉親的殷切期盼,本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雲林長庚醫院選擇於醫療資源最為貧瘠的雲林沿海麥寮地區建造,於民國95年12月24日由王創辦人永慶先生親自主持動土儀式。數年來幾經波折,歷經嘉義長庚醫院王正儀院長及許文蔚院長的大力指導籌劃,與雲林縣政府及台塑體系的關切協助與督導,終於在98年12月實現王創辦人對雲林鄉親的承諾,正式開始提供雲林鄉親在地的醫療與健康保健服務。開業迄今已服務門診病患逾3萬人次、急診病患逾8千人次,提供西部沿海地區民眾最需要的緊急醫療照護。
長庚醫院在麥寮鄉設置之前,在地的民眾若需緊急醫療救治往往需要搭車30分鐘以上才能到虎尾、斗六或是跨縣市到嘉義、彰化等地就醫,既不方便又容易延誤病情。雲林長庚成立後,每月超過50位主治醫師在雲林院區提供門、住診服務、25位急診專科醫師輪班提供24小時緊急醫療照護。除經行政院衛生署公告為偏遠地區急救責任醫院外,更於99年通過行政院衛生署新制醫院評鑑,獲得評鑑優等醫院榮譽。
為了關懷鄉親、服務社區民眾,長庚醫院於99年9月起於鄰近鄉鎮在地辦理義診服務,診療科別包括內科、外科與兒科,提供無法前往醫院就診的獨居老人、行動不便的民眾就醫機會,至今共辦理社區義診17場次。來參加的民眾裡不乏熟悉的面孔,操著北京腔的梁伯伯,他每次都會前來看診,看到親切,細心的服務,他非常的開心。他說:「就盼望這個活動,見到長庚,就像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這是一句多麼令醫療團隊人員們感動的話。
過去,義診是以治標「給藥」為主,現在,我們希望以治本「衛教」為主,確實地將醫學常識帶給社區民眾,讓民眾學習照顧自己的知識,同時建構社區醫療模式,強化民間醫療照護網絡,提升基層醫療資源之運用效益,經由舉辦義診提供衛教與就醫常識,充實社區民眾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讓義診活動更深具意義。
         
 
封面故事
大腸癌的防治概說
大腸鏡在大腸癌篩檢的角色
微創腹腔鏡大腸手術
化學治療在大腸直腸癌治療的角色
新聞紀要
桃園長庚追思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紀念音樂會紀實
「100年全國志願服務管理者專業訓練」圓滿成功
我心肝、您寶貝,讓愛無限延∼器官捐贈邀您共同響應
基隆長庚榮獲「節約能源績優傑出獎」
特別報導
不斷進步,持續成長,體現長庚核心價值∼長庚體系35有感
待病猶親,視院如家∼我與長庚35年
海納百川,登峰造極∼長庚35邁向世界級頂尖醫療中心的期許
長庚紀念醫院創設35年感言
服務人群,邁向頂尖∼ 期許長庚另一個35週年
穩固根基,蓄勢再發∼祝長庚35生日快樂
同舟共濟,止於至善∼期勉長庚35後好要更好
深耕台灣,醫援國際∼恭賀長庚35週年
心靈點滴
我的護理工作∼從萌芽到茁壯
養生文化村報導
愛與追思
大學專欄
悲喜交集的遺憾∼緬懷老友,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史坦曼
病人安全
居家廢棄藥物回收∼「藥」落實
醫療與社會
醫療、社會與長庚醫訊
醫療與社會:來自教學上的省思
藥師∼偏遠地區義診服務不可或缺的身影
讓人感動與難忘的笑容∼不私無悔的投入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保健到鄉里 長庚用心照顧您
讓愛出走∼雲林長庚醫院鄰近鄉鎮義診紀實
建國百年 圓百名孩童小小的夢與白色巨塔的愛相逢
嘉義長庚醫院公托學童義診感想
增刊目錄
反菸拒檳,為健康而戰!三對三星光鬥牛賽
右手與我鍾愛一生 我與長庚結緣情亦深
民眾注意:超級細菌MRSA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