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台灣,醫援國際∼恭賀長庚35週年 |
 |
◎高雄長庚醫院院長 陳肇隆 |
 |
 |
 |
恭賀長庚35週年! 長庚35週年代表我在長庚紀念醫院服務35年了,長庚醫院是我唯一的工作,35年前我大學畢業,就進入長庚,是第一屆第一年的住院醫師。 西元1976年我從高雄醫學院即將畢業時,惶恐畢業後申請外科住院醫師訓練一位難求的當時,聽到王創辦人永慶先生要開辦長庚紀念醫院,在報紙上看到刊登徵求住院醫師的好消息,隨即到台北報考,備取時的沮喪到候補又錄取的雀躍情景猶如昨日,這一晃眼已是年的光景。我從當年充滿夢想的年輕醫師,轉眼間已是頭髮斑白的資深醫師。我和長庚一起成長,從第一年的住院醫師到27年後成為帶領高雄長庚五千名員工的院長,更貼切的說是長庚一路帶領我成長。 到長庚報到的第一天,敦化北路的醫院還沒蓋好,住院醫師領半薪,等候醫院開張期間,我每天到醫院看工程進度,期待可以早點開始上班,無形中喜歡仔細看建築工地。終於等到醫院開幕,在軟體硬體都還在起步時,跟著張昭雄、羅慧夫、范宏二等前輩醫師一步一步學習。因為隔天值班制住在醫院頂樓的單身宿舍,幾乎整天整夜都在醫院裡,只有隔週的星期天下午才走出室外透透氣,經過這樣的歷練,學習的工夫特別紮實,也得到許多難得體驗到的草創經歷。我從1976年到台北長庚服務3年、1979年在林口/台北長庚工作6年,其間出國近兩年、1985年到基隆長庚7年、1992年轉往高雄長庚服務19年,共計個年頭。 1984年我在林口長庚完成亞洲首例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同時突破腦死觀念,促成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完成腦死立法的國家。1994年在高雄長庚完成我國首例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民國1997年完成亞洲首例分割肝移植手術,把一個肝臟一次移植給兩位病患,等於倍增器官的來源。1999年完成我國首例成人活體肝臟移植手術。2002年完成我國首例活體雙肝移植手術。肝臟移植的發展在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的支持下一步一腳印的往前邁進,肝臟移植在高雄長庚已成為每週3例的常規手術,迄今已完成多例,也讓高雄長庚醫院成為國際五大活體肝臟移植中心之一。 2010年9月高雄長庚醫院的行動醫療團在我國最大邦交國瓜地馬拉展開為期兩週的敦睦及醫療任務。此行前往瓜國的南部山區Escuintla省及中北部Zacapa省共計七個偏遠鄉鎮進行巡迴醫療服務,也為近200名華僑進行義診。顱顏小組也前往薩卡巴省Rio Hondo的「生命的希望」孤兒院,替六名唇顎裂小朋友施行整形手術。瓜地馬拉的報紙大幅報導本次的醫療成果,本人也代表醫療團隊獲得瓜地馬拉總統夫人及副總統接見,並在總統府、衛生部及兩大醫院發表演講,接受電視台專訪,充分將台灣的愛心藉由國際醫療行動傳遞給當地民眾。 本院並承諾代訓通過專業及語文能力審核的瓜國醫生,提供機票、住宿及獎學金,協助訓練10名內、外、婦、兒、神經、放射、麻醉、病理、耳鼻喉科等專科醫師,並接受Espada副總統請託代訓10名肝臟移植小組成員,做為籌備中的「國家器官移植中心」的骨幹。本院由行動醫療任務的「給魚吃」,提升為「提供釣竿並傳授如何釣魚的技能」,希望國際醫療援助不僅是提供短暫的義診,還能採長期發展策略,以傳授組織與知識技術為主,讓醫療在地化發揮更長遠、更深切的影響。 高雄長庚國際醫療協助從1998年4月開始訓練日本多所大學醫院的外科醫師研究員,為期一至二年,也代訓美國、歐洲、中南美洲、大陸、新加坡及東南亞各國的肝臟移植醫師計110餘名,整形外科醫師40餘名。年起本人七度帶領肝臟移植團隊十數名醫護人員前往菲律賓國家移植研究院、北京大學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院等國家級醫學中心示範活體肝臟移植手術,以科際整合的團隊全方位協助發展肝臟移植,多所醫學中心因此開展肝臟移植醫療服務,成為該國最重要的肝臟移植中心。長庚醫院的醫療水準不僅具有國際競爭力,更願意朝國際醫療援助方向著力。醫療是救人的學問,不應該有藏私的觀念,台灣的醫療能有今天,也是因為過去我們有機會到美國、歐洲、日本去學習,今天我們有可以讓別人來學習的,就更應該毫無保留地回饋國際社會。 長庚醫院的成立是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為回饋社會,以服務全民為宗旨。在長庚服務35年,我深切感受到王創辦人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心,來到長庚醫院的病患不分貧富貴賤、一視同仁的醫療服務是我感到最驕傲的,35年來本著王創辦人「勤勞樸實、深耕生根」的理念,為病患做最好的醫療服務。感謝長庚醫院給我的栽培,我以身為長庚人為榮,更願意為長庚全力付出。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特別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大學專欄 |
 |
 |
病人安全 |
 |
 |
醫療與社會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