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卷第八期 109年8月1日發刊
急診新時代
總編輯的話
◎長庚醫訊總編輯 林思偕
前一陣子疫情嚴峻時,門診病人減少。我自覺逐漸變成「遠距醫療」醫師。病人可以從臥室床上、客廳沙發上、車上、浴室馬桶上…藉由「裝置」找到你,和你對話,向你訴苦,讓你看到他的狼狽樣。COVID-19使這一切都合理化。
「聽得見我講話嗎?」、「你是不是把它弄成靜音裝置了?」、「連線好像有點問題…」,手機螢幕上的影像有時會凍結,只能聽到哀鳴,讓病人的聲音伴著焦慮,縈繞腦海…
儘管病歷電子化,以前總有一個需要援助的血肉之軀「在附近」。我可以直視他的眼睛,評估他看起來是滿臉病容還是一切尚好;無助時,給他一些溫暖的問慰;啜泣時,遞給他一些衛生紙…現在全沒了。能延後的就延後,能線上的就線上。病人真正來了,也不能有任何肢體接觸,不握手,輕聲細語,相隔6呎遠。
在某個視訊諮詢中,我問某位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痛多久了?怎麼個痛法?一直都不會停嗎?…」往常在診間說過同樣的話,此時卻感覺十分遙遠而不真實。
我不能親自量他的溫度,摸摸他的膝蓋看有沒有腫,計算他的關節活動度,確定他的壓痛點…口罩上方的眼睛所能傳達的,只有不確定感,沒有慰藉。我忍受著某種程度對病情推測的保守和沒把握,千方百計說服他來別來急診…
全球疫情狂燒,「遠距醫療」看來是賴著不走了。它成立的要件,除了醫病之間的「信任」,尚有很多的障礙,例如「適法性」、「風險評估」、「給付問題」、「過度依賴不成熟的科技」…
「長庚醫訊」防疫不落人後,於2020年8月號刊登一篇由鄭博仁發行人執筆的「新創遠距母胎健康照護科技」特別報導。我們相信,卓越而人性化的「遠距醫學科技」是大勢所趨。它可以使醫師跨越時空,目睹或聆聽來自病人體內的準確訊息,彷彿病人就在眼前。這將有助於醫師下臨床判斷,制敵機先,決勝於千里之外…因而稍稍舒緩我們因為距離帶來的,對病人的憂心和掛念。
         
 
封面故事
心肺復甦術的新進展
智慧急診,智慧的學習
急診室的秘密武器∼高壓氧
急診醫師的黃金搖籃∼模擬醫學教育中心
法國毒物學研修偶拾
醫學報導
肺癌的電腦斷層掃描篩檢
特別報導
總編輯的話
待即得產檢:新創遠距母胎健康照護科技 防疫超前部署
腹腔鏡微創肝臟手術
心靈點滴
防疫物資品質守門員∼抗疫前線的守護天使
中醫報導
中西醫結合治療第二型糖尿病
白話醫學
安寧療護
兒童醫療
從兒童肝炎疫苗走向國際化的肝炎防治
本月主題
急診新時代
焦點話題
長庚紀念醫院宣佈成立「達文西手術訓練中心」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第一號寶寶 健康早產兒開心回娘家
工人遭鐵釘反彈刺入眼窩 嘉義長庚跨專科團隊搶救病人
「嘴巴含滷蛋」原來是口腔底部囊腫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