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卷第五期 101年5月1日發刊
緊急救難與急診醫學專刊
胡蘿蔔素血症與胡蘿蔔素皮膚沉澱
◎台北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 呂佩璇
40歲的王小姐,原本皮膚白皙,這一年來,熟識她的親戚朋友,發覺她愈來愈「人老珠黃」、皮膚泛黃。王小姐聽從朋友的建議,到檢驗所抽血,肝功能指數完全正常。到了醫院,醫師問了她的飲食習慣,才想起一年前開始跟隨健康蔬食風潮,每天都吃很多木瓜、南瓜、胡蘿蔔、柑橘和深綠色的蔬菜。
胡蘿蔔素血症(carotenemia),顧名思義,是血液中胡蘿蔔素過多,當胡蘿蔔素沉積在皮膚,這時候就稱為胡蘿蔔素皮膚沉澱(carotenoderma)。
胡蘿蔔素家族的成員有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番茄紅素和葉黃素等,胡蘿蔔素在人體內無法產生,是由食物中取得的。從紅色、深黃色、深綠的蔬菜水果中,可以攝取到胡蘿蔔素。常見含胡蘿蔔素的蔬菜水果,包括芒果、木瓜、番茄、紅肉李、柑橘、杏桃乾、哈密瓜、南瓜、紅甘藷、胡蘿蔔、芥蘭菜、番薯葉、菠菜、韭菜花等等。另外,也有臨床的實例,因為保健眼睛的必要,需額外補充葉黃素營養品,經過幾年以後,出現手腳泛黃的胡蘿蔔素皮膚沉澱,這是因為葉黃素其實也是胡蘿蔔素的一種。
β胡蘿蔔素是維他命A的前身,可以預防眼睛乾燥、夜盲症及視力減退,而葉黃素可以預防及改善視網膜黃斑部病變,這些維生素對於保護眼睛十分重要。β胡蘿蔔素也被認為具有抗氧化能力、並保護心臟血管。一般建議,維他命A的每日攝取量是5000國際單位(international unit),β胡蘿蔔素則是國際單位(相當於6毫克),葉黃素也是6毫克。依照衛生署建議,兒童一天應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成年女性一天應攝取4份蔬菜、3份水果,成年男性一天應攝取5份蔬菜、4份水果。蔬菜的1份是生食時100公克,約為一碗,煮熟後為半碗的量(標準杯或碗為240cc)。水果的1份約為3∼4兩,切好後約為半碗,也就是大約一個拳頭大小的量,如此可達成 β 胡蘿蔔素正常攝取量。有人覺得吃蔬菜麻煩,吃水果比較方便,而以水果替代蔬菜,但水果與蔬菜中所富含的維生素及礦物質種類大不相同,且水果含有醣份,攝取過多會增加熱量的攝取,因此勿以蔬菜及水果互相替代,需同時足量攝取。均衡飲食建議每天吃至少3份蔬菜、2份水果,就可提供6至8毫克的 β 胡蘿蔔素,其中,必須注意富含胡蘿蔔素蔬菜、水果的攝取量。
胡蘿蔔素之食物來源
我們吃下去這些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在體內又是如何吸收和代謝呢?胡蘿蔔素在小腸黏膜細胞,與膽鹽和油脂形成微脂粒,由小腸細胞吸收,再到肝臟儲存。一般說來,攝取胡蘿蔔素只有三分之一會被吸收。有幾個體內的因素會影響胡蘿蔔素的吸收,包括甲狀腺素、胰臟脂肪 、膽酸濃度。在肝臟,甲狀腺素會促進胡蘿蔔素轉化為維他命A,而胰臟脂肪 、膽酸會分解胡蘿蔔素,因此,甲狀腺功能低下、胰臟或肝臟功能不全者,容易出現胡蘿蔔素血症。另外,在烹調食物的時候,如果多了研磨、煮熟等步驟,破壞蔬菜水果的細胞外壁,或是食用蔬菜水果,同時搭配了高油脂的食物,高油脂的成分,會促進胡蘿蔔素在小腸黏膜被吸收,也比較容易造成胡蘿蔔素血症。當體內 β 脂蛋白升高的狀況下,如糖尿病、腎病症候群、甲狀腺功能低下,會促使胡蘿蔔素在小腸的吸收增加,因此體內胡蘿蔔素也會升高。
胡蘿蔔素的代謝,經由皮脂腺分泌到汗液中排出體外,因此,當血液中胡蘿蔔素升高的時候,首先沉積到臉部,尤其是額頭和法令紋等T字部位,是皮脂腺特別豐富的地方。接下來胡蘿蔔素容易沉積到角質層厚的地方,這是因為皮膚角質層富含皮脂,因此,常常看到手掌、腳掌會特別黃,嚴重的時候,全身皮膚都會泛黃。但胡蘿蔔素不會沉積到黏膜,包括眼睛的結膜和鞏膜,因此,我們臨床上要鑑別胡蘿蔔素血症或是黃疸,可以觀察如結膜和鞏膜變黃的話,是黃疸,反之,則是胡蘿蔔素血症。
攝取過多胡蘿蔔素要到甚麼樣的程度,才會造成胡蘿蔔血症呢?一般在攝取過量胡蘿蔔素4∼7週以後,體內胡蘿蔔素超過正常值3∼4倍,大於250微克/每公合血液(ug/dL)時,就有可能出現。只要停止攝取過量的胡蘿蔔素,皮膚泛黃的現象會慢慢減輕,如果已經長時間停止攝取胡蘿蔔素,但皮膚依舊泛黃,建議至醫院檢查體內代謝功能。
適量的攝取蔬菜水果,讓人健康有活力,但過量的攝取,反而會讓人看起來枯黃蒼老! 
(部分內容曾刊載於2011年8月4日聯合報健康版)
         
 
封面故事
從團隊資源管理看阿里山小火車翻覆事件緊急救護
從阿里山小火車翻覆事件談醫院大量傷患處置
從英國緊急醫療救護體系看台灣的災難應變
阿里山小火車事件現場救護感想
新聞紀要
長庚醫院捐贈衛生署250台「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推行「愛Go
2012年長庚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
讓世界認識長庚醫院∼長庚醫訊英文版序
當跳動的音符與氣喘相遇∼「氣喘兒與音樂之戀」音樂會
醫療時論
您我攜手 戰勝氣喘不是夢
醫學報導
胡蘿蔔素血症與胡蘿蔔素皮膚沉澱
特別報導
身心靈整合醫學∼《真原醫》專訪
心靈點滴
走出我的陽光路∼口腔癌病友的抗癌之路分享
中醫報導
我的鼻子像水龍頭∼中醫看過敏性鼻炎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故事多∼老頑童意外之禍歷險記
病人安全
要怎麼吃∼淺談抗凝血劑(warfarin)與食物的交互作用
飲食營養
「素食飲食指標」吃素也能很健康
醫學節日
戲裡漂泊浪蕩子 戲外戒菸真男人 藝人李戒菸心路歷程
健康老化面面觀
開啟老年健康照護的新視野∼健康老化面面觀專欄序
新思維、高規格正視老年婦女的健康促進
增刊目錄
漫漫回家路,濃濃跨國情(上)
漫漫回家路,濃濃跨國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