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小火車事件現場救護感想 |
 |
◎前嘉義長庚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鴻文 |
 |
 |
 |
筆者於去年4月27日參與阿里山小火車翻覆事件現場救護。還記得當時聽到「南區EOC呼叫嘉義縣市各醫院,請各醫院準備」時,心裡還想著:「不會吧!早上的消防演習加醫院緊急事件指揮系統演習還有下半場啊!」直到確定消息來源:阿里山發生小火車翻覆事件,思緒才從現場的病人身上,飛到遠在阿里山的翻覆現場。我猜想著:會有幾個人受傷?有人死亡嗎?會不會多到要啟動全院大量傷患機制?心中有好多的猜想,但想這麼多是多餘的,病人都還沒看到呢!此時,早上忙完消防演習正在開事後檢討會的蕭政廷主任,忽然衝到現場跟我說:「消息確認有不少傷患,衛生局希望我們派醫療團隊到事故現場幫忙……。」雖然當時心裡有掙扎一下,但還是立刻自告奮勇的說:「我去!」在迅速準備完該帶上山的醫療器材後,我們一行五人(除了我還有神經外科鄭群鈺醫師、及美玲、佩儀、宜津三位護理師)立刻前往水上機場,與已在海鷗直升機上等我們的大林慈濟急診主任李宜恭會合。雖然在到機場時還發生了被軍方擋在門口會客室的小插曲,顯示著衛生局及軍方在大量傷患救助的聯繫還有改善的空間。但最終我們還是上了海鷗直升機。 看著直升機緩緩飛離地面,房子及道路慢慢變小,而機上的救護人員個個表情都像撲克牌一樣,想必大家也跟我一樣是懷著忐忑與沉重的心情,等待著未知的情況;在我心裡另向上帝乞求一件事:希望我們一行人能安全到達現場。承蒙上天的庇祐,我們安全的降落在阿里山小火車車站的停車場上。 一下直升機後,已經有一排傷患等著我們救助。傷者大多是上了年紀的長者,或席地而坐,或躺在擔架上。我從他們眼神中看到了恐懼以及無助不安,由他們身上紗布的多寡及呻吟聲,我推測大部分的病情應該不輕,傷處多集中於上半身,頭部外傷及胸腹部挫傷居多,我們立即開始做病情判斷及初步處理。但沒想到,一樣都是說國語,卻產生了溝通困難的問題,來自四川、湖南等地的老人家,有著獨特的鄉音,他們因受傷,回話已經很虛弱了,但更慘的是,我們根本聽不懂。另外在處理的過程中,心跳的測定靠的是最基本的聽診及觸診,血壓只能從橈動脈及頸動脈的強弱大致推測。傷者一波波的搬運至臨時救護所,很快的,生理食鹽水袋用完了,帶去的固定器也不夠了,而此起彼落的呻吟聲夾雜著「醫師,醫師,這裡,這裡需要幫忙……」的呼喊聲,讓人很難有冷靜思考的餘地。病人遠比我想像的多,站在吵雜的病人群中,我想著:接下來該怎麼辦?要如何有效整合現場的資源?看看現場不乏有當地熱心的民眾、消防局救護技術員弟兄、以及後續加入的軍方人員,但卻缺乏統籌的人,根本無法讓資源充分的運用。指揮官是誰?我可以跟誰要人力?當下只有三個字形容「亂、亂、亂」。 如何亂中取序就是急診醫師最大的功力。很快的,我決定了後送的順序,告知李主任後由他來策劃,並負責跟現場的指揮官溝通。才剛解決了混亂的問題,此時卻又傳來天候不佳,直升機可能不飛了的消息。這個消息確實困擾著我,因為坐救護車到市區可是要2∼3小時的車程,病人有沒有辦法在搖晃的救護車上撐這麼久?還是在這等直升機運送好呢?天人交戰的心情,文字大概還不足以表達出當時糾結情緒的一半。時間在一波波病人浪潮及在不斷重複評估病人狀況中流逝,中間也不斷跟蕭政廷主任報告最新的進展,等到較嚴重的病人被送上直升機後,長庚團隊先轉戰到車站下方的衛生室。那邊已經聚集了一些輕症病人及暫時上不了直升機的重症患者,而軍方支援的救護車也在這時陸續聚集在衛生室外面,海鷗直升機仍無法確定能不能飛。當下依然得決定如何運送病人下山,後來我決定把輕症病人用一台車送下山,沒有危急的病人則用救護車一一運送下山,而保留4到6位的病人等待直升機的救援。雖然這一步棋下的很險,但感謝老天讓一切運送都很順利。直到把最後一批病人送上直升機,心中的大石才有機會放下。在這也要感謝軍方弟兄以及各個救護隊的協助,讓整個災難救援可以順利完成。 最後,我們一行4人(因為美玲已經被我指派護送病人下山了)在熱心的救護隊幫忙下,輾轉坐救護車下山。救護車在蜿蜒的山路上忽一會左轉,下一秒右轉,剛吃下的包子已經從胃跑到喉嚨來了,超想吐的。回頭看著跟我一起努力的同伴們,隨著腎上腺素的降低,身體天然「蠻牛」的退駕,疲憊的臉龐與上山時的撲克臉已截然不同。有幸與他們一同作戰,也讓我想到醫療需要的是團隊合作,不應是英雄主義。急診專科的訓練提供我不同於其他專科的視野,無關於優劣,只是各專科醫師專精的領域不一樣,我們需要的是互助合作來幫助病人,而不是各霸一方山頭互相批評。我可以自豪的說急診專科的訓練讓我不一樣,也得以勝任這一次的任務。但缺乏其他專科如骨科、神經外科、胸腔外科、一般外科……等等以及護理人員、呼吸治療師、技術師、檢驗人員的支援,病人也不會有好的癒後。讓我們一起共同合作以創造更友好的醫療環境,為病人的安全把關。僅以此文與大家共勉之。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醫學節日 |
 |
 |
健康老化面面觀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