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醫院捐贈衛生署250台「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推行「愛Go |
 |
◎編輯部 周欣怡整理 |
 |
 |
衛生署為了提高在國內公共場所發生突發性心臟停止個案的救活率,積極鼓勵各機關和企業在公共場所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AED)」。本院為響應政府政策,特別策劃了「愛GoGo,救透透」行動,並於3月19日舉辦「公共場所設置AED推廣記者會暨捐贈儀式」,捐贈250台AED,供政府設置於人潮密集的交通要站和觀光地區使用,同時提供每年百場以上的教育訓練活動,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帶動國人重視急救觀念。 回顧去年12月5日的晚上,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的陳立夫先生紀念音樂會上,全場觀眾親眼目睹了台上知名演奏家「番王」忽然應聲倒下。幸好當日台下觀眾有兩名長庚醫師及數位具醫護背景的觀眾及時上台搶救得宜,才幸運地挽回一條寶貴的生命。捐贈儀式當天,番王也特別到場,他感嘆的說:「人生無常,如果當時沒有經過CPR和AED的搶救,自己就不會再站起來,所以政府推廣設置AED實在有必要」,並緊握著救命恩人黃樹欽醫師的手,再三感謝。 依據文獻指出,因突發性心律不整而導致心跳停止的個案,如能在1分鐘內給予電擊,急救成功率可高達90%。另依據日本近年推廣公共場所設置AED之經驗,對於突發性心臟停止個案,其急救成功率可從原來的 7% 提高至 38%。而我國衛生署的估計,全國每年大約有兩萬名民眾發生到院前心臟停止,救活率僅約1∼5%,如能全面推廣於公共場所設置AED並訓練民眾使用,將可即時挽救更多的生命與家庭。 衛生署署長邱文達於會中表示,電擊器本身不會救人,是使用的人救人,如何讓一般民眾能即時使用電擊器,才是關鍵,也感謝長庚醫院的熱心公益。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主委陳昱瑞指出,長庚醫院在捐贈250台AED後,將來也會每年到各單位舉辦百場的教育訓練,期盼藉由訓練來讓更多民眾都能夠學會使用AED,為國人營造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醫學節日 |
 |
 |
健康老化面面觀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