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卷第五期 101年5月1日發刊
緊急救難與急診醫學專刊
2012年長庚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
◎長庚大學
2012年長庚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於3月31日下午在長庚大學舉行,近千人齊聚一堂向發揮大愛的先人及其家屬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為緬懷器官捐贈者及大體老師無私的大愛精神,長庚在每年清明節前夕都會舉辦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今年的追思會由長庚大學包家駒校長、長庚紀念醫院翁文能院長率領學校師生代表、醫院醫師代表出席,同時也邀請到桃園縣衛生局康清雲副局長、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呂理銘檢察官、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龍藉泉理事長等各界貴賓共同參與。
長庚去年共有67位捐贈者,包括位器官捐贈者及23位大體老師。帥氣靦腆的景翔很早就立下行醫志願,也如願考上醫學系,曾經擔任羅卡達山地服務隊課輔長,至山上服務原住民小朋友;也曾經擔任系壘隊長、夢響管弦樂團小提琴手。在一次騎機車接送朋友的路途中發生車禍,讓他離開摯愛的親友。他的生命雖然短暫卻豐盈多彩,家人雖然心痛不捨,但依他學醫救人的職志,為他做了器官捐贈的決定,讓他的生命能以一另種方式持續發光發熱。而這也讓我們體會到因為有這些勇者的大愛,才得以換回更多生命的重獲新生;因為其家屬的無私,才使更多家庭得以幸福圓滿。
器官受贈者代表林佳蓁小姐27歲起即受到肝臟疾病所苦,並開始了13年與癌症病痛對抗的歲月,直至2009年接獲醫院通知已比對有適合的捐贈者時,內心激動萬分;激動的不是自己將有重獲新生的機會,而是誰將失去性命來使她的病痛獲得拯救。林佳蓁小姐說,那晚在醫院等待移植的夜裡,她整夜無法成眠,她衷心期盼這位願意捐贈器官來換取她重生的恩人,能順利度過難關。但天不從人願,這位善心的捐贈者,還是沒能順利度過人生最艱難的關卡;而林佳蓁小姐在接受肝臟移植後,在長庚肝臟移植團隊的照護下,恢復正常的生活,現在的她更珍惜得來不易的重生。她感恩大愛捐贈者高貴的情操及其家人的付出,因為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才使生命的光輝得以延續。
長庚大學醫學系三年級陳航民同學,代表醫學系全體師生致詞,感謝大體老師以無私大愛的精神奉獻出自己的身體。因為透過這一位位天使的手,學生們才得以推開醫學這扇厚重的大門,稍稍碰觸浩瀚無涯的一點醫學知識。並期許必須不同以往,謹慎穩健地面對眼前的學業知識和臨床實習,不斷地鞭策自己百尺竿頭、更上層樓,以報答這份無私的奉獻。學生也感謝大體老師家屬們的諒解與成全,讓學生能體會到世界上存在如此美麗而偉大的付出,也看見了人性的偉大與溫暖。
長庚醫院醫護人員代表及長庚大學師生代表並同時起立,轉身向所有器官捐贈及大體老師的家屬深深一鞠躬,表達內心最崇高的敬意。
為感念所有器官捐贈者與大體老師的大愛精神,長庚特別剪輯「永恆的追思」投影片,由四位學生司儀簡述他們平凡但卻偉大的一生,廳內弦音悠悠,氣氛備感哀思動容。會後家屬並前往「遺愛人間」紀念牌前獻花,悼念他們摯愛而偉大的親人。
         
 
封面故事
從團隊資源管理看阿里山小火車翻覆事件緊急救護
從阿里山小火車翻覆事件談醫院大量傷患處置
從英國緊急醫療救護體系看台灣的災難應變
阿里山小火車事件現場救護感想
新聞紀要
長庚醫院捐贈衛生署250台「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推行「愛Go
2012年長庚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
讓世界認識長庚醫院∼長庚醫訊英文版序
當跳動的音符與氣喘相遇∼「氣喘兒與音樂之戀」音樂會
醫療時論
您我攜手 戰勝氣喘不是夢
醫學報導
胡蘿蔔素血症與胡蘿蔔素皮膚沉澱
特別報導
身心靈整合醫學∼《真原醫》專訪
心靈點滴
走出我的陽光路∼口腔癌病友的抗癌之路分享
中醫報導
我的鼻子像水龍頭∼中醫看過敏性鼻炎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故事多∼老頑童意外之禍歷險記
病人安全
要怎麼吃∼淺談抗凝血劑(warfarin)與食物的交互作用
飲食營養
「素食飲食指標」吃素也能很健康
醫學節日
戲裡漂泊浪蕩子 戲外戒菸真男人 藝人李戒菸心路歷程
健康老化面面觀
開啟老年健康照護的新視野∼健康老化面面觀專欄序
新思維、高規格正視老年婦女的健康促進
增刊目錄
漫漫回家路,濃濃跨國情(上)
漫漫回家路,濃濃跨國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