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卷第十二期 111年12月1日發刊
兒童心臟疾病面面觀
兒童心臟疾病面面觀
◎林口長庚兒童心臟內科主任 鍾宏濤
談到兒童心臟疾病,大家的認知還是以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的疾病為主,其實兒童心律方面的問題也是兒童心臟疾病很重要的一環,這類疾病相對少見且早期治療非常棘手。近年兒童電生理學的進步及心導管消融術 (包括電燒灼術與低溫冷凍治療術)技術的精進,大多數兒童的心律異常疾病均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本科李昱昕醫師在兒童電生理學及兒童心導管消融術有深入的研究,文章中他會告訴我們關於這方面新的醫療技術及未來的發展。

從上個世紀末以來,介入性心導管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一部分結構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已經不需要依賴傳統的外科開心手術來治療。不論心臟病病童是接受外科開心手術還是介入性心導管術治療,抑或不需治療,他們長大後,是否能夠從事正常的體能活動,經常是病童父母親在門診追蹤時常問到的問題。本科徐新貿醫師在文章裡針對這個議題,有深入淺出的討論,相信對心臟病病童的父母親是重要且受益的文章。

兒童後天性心臟病部分,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常見的兒童後天性心臟疾病。雖然該疾病在急性期,所有的兒童專科醫師都會治療,但是在急性期過後,若有影響侵犯到病童的冠狀動脈,後續治療及心臟方面的追蹤檢查就是兒童心臟專科醫師責無旁貸的責任。張雅婷醫師是留學瑞典的博士,除了在嬰幼兒肺動脈高血壓有極為深入的研究外,文章中她會和大家分享川崎氏症的臨床經驗以及後續追蹤的重點及必要性。

很高興長庚醫訊專刊能給林口兒童心臟內科這個機會,讓科內學有專精的專科醫師們,來和大家談論兒童心臟疾病的各個面相,以及最新的醫療觀念和治療方式。希望本期的「兒童心臟疾病面面觀」能帶給大家重新認識兒童心臟疾病的機會,並能獲得不一樣的收穫。
         
 
封面故事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運動大哉問
無輻射3D立體定位心導管治療心律不整 兒童孕婦均受惠
我的孩子得到了川崎氏症怎麼辦?
醫學報導
近視控制有新選擇
擔心握筆不好輸在起跑點?打造握筆的優良基礎
心靈點滴
當我們同在「疫」起
中醫報導
中醫治療性早熟
飲食營養
體內環保健康小尖兵~膳食纖維
兒童醫療
治療兒童嚴重異位性皮膚炎 生物製劑現曙光
本月主題
兒童心臟疾病面面觀
焦點話題
長庚「為愛發聲」記者會,呼籲各界重視兒少保護
長庚醫療體系紀念王創辦人 擴大舉辦「2022長庚醫學週」學術研討會
頂尖臨床免疫權威齊聚 長庚醫學研究接軌國際
三萬人響應永慶盃路跑 規律運動有效提升免疫力
2022年高雄長庚器官捐贈感恩追思大會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反撲,免疫負債來襲 防疫勿鬆懈!
土城健走親子「桐」樂會 健康齊步走
嘉義長庚伴鄉親 在地深耕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