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卷第十期 109年10月1日發刊
腦性麻痺面面觀 治療新趨勢
「醫」同戰「疫」,守「護」未來
◎台北長庚一般內科病房護理師 李 芸◎台北長庚一般內科病房護理長 劉麗雲 校閱
2019年底,人們一如往常在歡樂喧騰的跨年氣氛中,期待迎接嶄新及更加豐碩的一年,然而誰也沒有料想到新型冠狀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全球蔓延,讓全球面臨一場「世紀戰疫」的挑戰。
面對嚴峻的疫情,醫院層峰緊急動員、運籌帷幄,一聲號令全院動員,為了國人的健康,齊心協力、堅守崗位、固守防線,「醫」同戰「疫」擊退病毒,共同守「護」美好的未來,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猶記小年夜上班當天,我面臨了職業生涯的第一份挑戰,第一位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即將入住單位的負壓隔離病房,當時內心忐忑不安,無形的恐懼直竄腦門,儘管平時已演練過無數次的穿脫隔離衣,依然感到手足無措,但一想到更加無助的病人,正等著我給予勇氣,便深吸一口氣,告知自己冷靜下來,緊接著與住院醫師相互加油打氣,便全副武裝等待病人的到來。看著電梯一層一層往上,心裡的緊張感也不斷飆升,因為實戰不像演練,不容許錯誤發生,就在電梯門打開的剎那,頓時間全身像加滿油似的充滿著正能量,因為我知道接下來自己將是病人依靠的對象。
在病人住院期間,我們除了提供專業的疾病照護指導,病人每天都會收到一帖心靈良藥,因為醫護人員會時時提供關懷、給予信心喊話,傳遞正能量,期能讓病人感受溫暖而不會覺得自己被孤立。出院當天,病人充滿感激地說:「護理師,謝謝您的鼓勵與細心照顧,我原本非常非常的擔心被貼上病毒標籤,遭受到鄙視的眼光,也害怕會不會這一住院就回不去了?但因為有你們,讓我知道我並不孤單」,聽完後滿是感動,因為深刻的感受到在這場戰役中,能夠與病人共同奮戰是無上的榮耀。
隨著每天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報導著新冠肺炎的相關資訊,身為護理師,心情總是隨之波動,因為我們如同常人,也會擔心被感染,而能做的只有安定自己的心,並將防護裝備及措施做得滴水不漏,因為病人需要我們,所以照護好自己的健康也是抗疫期間重要的課題。下班後卸下護理師的角色,我們就如同一般人是父母手掌心上的寶貝,能為這次的疫情盡一分心力,他們心中滿是驕傲,但看著我們的疲憊的身軀與臉上那一道道N95口罩的壓痕,不捨之情溢於言表,我想…家是讓我們堅持下去的最佳動力,雖然難免感到身心俱疲,但看到親愛的家人所有疲憊便隨之煙消雲散。
除了家人外,能夠讓我們安心地上戰場的另一顆定心丸便是醫院,面對疫情不只平時有著嚴謹的防護標準流程,在疫情爆發時更是及時給予新冠病毒的教育訓練,讓我們能夠更加了解疾病的照護方式,醫院層峰也總是密集召開會議,不斷討論防疫制度並改進不足之處,聆聽臨床人員執行上的困難並加以改進,各層級主管由院長到護理長,更是每日噓寒問暖,另外院方也貼心提供的防疫餐點、維他命,而各界人士亦慷慨捐贈護手乳、飲料等各種物資為我們加油打氣,那巨大的支持力量與鼓勵,令人倍感窩心,由衷的感謝院方由點到面的巨細靡遺,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地堅守著崗位,每天總是大聲的告訴自己:「身為護理師,我驕傲」。
面對這場不知何時會結束的戰疫,過程雖然艱辛,也可能遇到許多波折與困難,但深信在全體國人的齊心努力下,我們必然可以戰勝新冠病毒,守護國人的健康,長庚加油、台灣加油!
最後,分享病人寫給單位的卡片,一起向所有的醫護團隊成員致敬!
         
 
封面故事
腦性麻痺兒童可能合併的醫療問題
非侵入性腦刺激及機器人輔助治療在腦性麻痺兒童的應用
如何協助腦性麻痺兒童改善吞嚥及語言問題
認識腦性麻痺兒童常用下肢輔具
醫學報導
肺腺癌標靶藥物介紹
特別報導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 胸腔心臟血管外科特色醫療簡介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醫」同戰「疫」,守「護」未來
中醫報導
中醫內服、外治改善「氣喘」症狀
飲食營養
大豆製品是痛風患者的禁忌?
兒童醫療
兒童慢性咳嗽
焦點話題
「醫檢攜手,守護兒少」 法務部與長庚醫院齊心推動兒少保護
就醫添樂趣 遊玩無障礙 林口長庚共融遊戲場 LET’S PLAY!!
純母乳哺餵應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鐵劑 以降低寶寶成長緩慢之疑慮
提升子癲前症的篩檢偵測率 台北長庚將聯合6國建立亞洲標準資料庫
新型軟式輸尿管鏡 一次解決困擾多年腎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