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卷第十期 109年10月1日發刊
腦性麻痺面面觀 治療新趨勢
提升子癲前症的篩檢偵測率 台北長庚將聯合6國建立亞洲標準資料庫
◎台北長庚產科主任 蕭勝文
子癲前症為孕婦常見的嚴重併發症,也是導致母親及胎兒死亡的主因之一,因此醫院多會提供第一孕期子癲前症的篩檢服務。不過長庚醫院與亞洲6個地區國家研究發現,亞洲、尤其是台灣孕婦的平均體重與產下的胎盤重量低於歐美。而目前使用的子癲前症風險計算軟體,都是根據歐洲族群為主的資料庫,顯然影響了篩檢的精確度。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20年8月婦產科權威期刊「婦產科超音波(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長庚醫院與合作團隊因此正建立亞洲孕婦特有的資料庫,以提升未來子癲前症的篩檢偵測率。
台北長庚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醫師表示,子癲前症指的是懷孕20週以後出現高血壓,同時合併蛋白尿或肺積水、上腹痛、肝腎功能異常、血小板低下,嚴重頭痛或視力模糊等症狀。會形成子癲前症,主要是由於胎盤功能不良;而這些症狀通常會在生產後緩解。
對胎兒而言,子癲前症會造成羊水減少、寶寶生長遲緩、胎兒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甚至死產。除此之外,子癲前症的孕婦在往後發生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急慢性高血壓,甚至中風的機率也會上升。
子癲前症的發生率約2∼5%,死亡率約為千分之一。根據國健署資料,2019年共有28名孕產婦死亡,創下20年來新高,其中因為懷孕導致的高血壓,衍生的子癲前症/子癲症,佔了產婦死亡很大的原因。前一胎曾罹患過子癲前症,或這一胎懷孕前就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血液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抗磷脂抗體症候群等),是罹患子癲前症的高危險群。另外,年齡偏高(高過34歲)、孕前體重過重或肥胖、多胞胎、接受人工生殖技術輔助懷孕,以及家族有子癲前症的孕婦也應該提高警覺。
長庚醫院提供第一孕期子癲前症的篩檢服務,內容包含抽血與超音波檢查,在長庚體系的台北、林口、基隆、土城、嘉義與高雄等院區,針對子癲前症高危險的孕婦,從懷孕早期不間斷給予低劑量阿斯匹靈直到36週,可以有效減少85%的早期產子癲前症的發生率,進而降低胎兒與孕產婦的死亡率。
由於台灣現況使用的子癲前症篩檢預測模型,多是根據歐洲族群為主的資料庫,偵測率仍可達到7成左右,但為了區分出亞洲與歐美的子癲前症公衛數據,由筆者所領導的研究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結合中國、印度、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其他亞洲國家、11個醫學中心的專家團隊進行研究,於2016年至2018年期間,總共收案4‚023名單胞胎懷孕11∼13週的產婦。
結果發現,亞洲孕婦與歐洲孕婦族群相比,平均動脈血壓低了4%,胎盤生長因子更是低了11%,這對於台灣目前使用中的子癲前症篩檢預測模型的偵測率造成影響。為能獲得更精準的子癲前症篩檢偵測率,長庚醫院與合作團隊接下來努力的方向,將是建立亞洲孕婦特有的資料庫。
孕婦在11到13週施行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的同時,可以一起接受子癲前症的篩檢,一旦發現屬於子癲前症高危險群,應於16週前每日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並定期追蹤,可大幅減少8成以上發生早產子癲前症的發生率。唯有提早篩檢,超前部署,落實預防,才能降低國人孕產婦死亡率。
         
 
封面故事
腦性麻痺兒童可能合併的醫療問題
非侵入性腦刺激及機器人輔助治療在腦性麻痺兒童的應用
如何協助腦性麻痺兒童改善吞嚥及語言問題
認識腦性麻痺兒童常用下肢輔具
醫學報導
肺腺癌標靶藥物介紹
特別報導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 胸腔心臟血管外科特色醫療簡介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醫」同戰「疫」,守「護」未來
中醫報導
中醫內服、外治改善「氣喘」症狀
飲食營養
大豆製品是痛風患者的禁忌?
兒童醫療
兒童慢性咳嗽
焦點話題
「醫檢攜手,守護兒少」 法務部與長庚醫院齊心推動兒少保護
就醫添樂趣 遊玩無障礙 林口長庚共融遊戲場 LET’S PLAY!!
純母乳哺餵應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鐵劑 以降低寶寶成長緩慢之疑慮
提升子癲前症的篩檢偵測率 台北長庚將聯合6國建立亞洲標準資料庫
新型軟式輸尿管鏡 一次解決困擾多年腎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