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第十期 107年10月1日發刊
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逝世十週年
那年,與我談心的女人
◎基隆長庚健診中心護理師 徐嘉羚
想起那年走進健康促進中心,和我談心的女人。
5年前那天,周圍瀰漫著潮濕又悶熱的空氣,一如往常開始每天的工作。一切準備就緒,坐在櫃檯前看著資料、整理報表。不時有民眾走進來詢問身體不舒服應該掛哪一科門診?亦或常會有諮詢電話,詢問疾病相關資訊或預約健檢。因此,耐心及專業的回應,是工作必備的服務態度。
一位身材纖細的小姐走進來,指著櫃台旁的沙發,客氣的問:「這裡可以借我坐一下嗎?我先生去停車,要我先在這裡等他。」我微笑著回應:「可以啊!您請坐。」之後,雖然持續進行著手邊的報表整理,但卻有點分心地偷瞄著她。
她約莫30歲出頭,紮著馬尾,長相清秀,皮膚白皙,臉上略施脂粉,卻掩飾不住蒼白及憂愁的面容,眼神中也隱約透露憂鬱及疲憊。我忍不住好奇,禮貌的詢問:「請問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她開始說起話來:「今天是來看診,我是家庭主婦,剛生第3個孩子做完月子,從結婚、生完孩子之後,心情就一直起伏不定,連自己都覺得奇怪。剛開始先生、公婆都覺得可能是照顧孩子太累、壓力太大,心情才不好,對自己很包容,也會幫忙分擔家事跟照顧小孩。但情緒問題一直都沒改善,有時候覺得很開心,有時候又覺得心情很不好,什麼事都不想做,忍不住一直哭,甚至難過到想死。現在情緒不穩定也很暴躁,害怕小孩看到我失控的樣子,整天都躲在房間裡;又擔心公婆質疑我沒辦法照顧家庭,壓力越來越大。先生一開始會安慰,但時間久了,對我的耐性也越來越少,所以在他勸說之下決定來看醫師。」
她滔滔不絕的訴苦,但臉上始終還是淺淺的微笑,讓人感覺矛盾。她說完後,我走到她身旁坐下,輕拍著她的肩膀說:「聽得出來,妳跟家人都很辛苦,希望我們可以幫妳。」她點點頭,但原本勉強微笑的神情,卻頓時變得嚴肅淡漠,接著問我:「妳可以告訴我,醫院頂樓怎麼上去嗎?我現在真的好想死,真的好累,好想從頂樓跳下去。」
我曾經在精神科病房工作,直覺告訴自己,一定要在他先生來之前,好好陪在她身邊,不能讓她離開我的視線,以維護她的安全。我盡量試圖轉移她想要自殺的注意力,跟她聊天,避免談起家裡的事情。過一會兒,她漸漸放鬆,在沙發上睡著了。沒多久,一位長相斯文神情匆忙慌張的先生跑了進來,先是看了看她,轉過頭對著我說:「真是不好意思,麻煩妳了,因為剛剛先去停車,原本請我太太先進來掛號,沒想到她卻進來坐在這裡,打擾妳了。」我微笑著說:「沒關係,太太和我聊了一下,她心情真的很不好,甚至有輕生的念頭,我陪著她,讓她在這裡等你,比較安全。」先生點點頭,隨即也說:「太太在家時反常的情緒跟行為,長輩都很擔心,才決定帶她來看門診。」我向先生說:「太太現在的情形,真的很需要專業醫療的介入與協助。她很辛苦,家人壓力也一定很大。」後來跟先生討論確認之後,我幫她掛了當天早上精神科門診,並輕聲喚醒太太,向她說明先生會陪伴她去就診。太太緊靠在先生身邊,微笑的對我點點頭。先生摟住她,緩慢的站起來離去。我望著他們離開的背影,祝福他們治療一切順利。
在第一線接受民眾的諮詢及提供評估,適時主動的轉介並與相關醫療團隊合作,幫助民眾獲得合宜及安全的醫療服務品質,這一直都是我心中的護理信念。過去在精神科的護理訓練,對我在健康促進中心的工作有莫大的幫助。衷心感謝上天給我與這位女士談心的機會,讓我更積極幫忙更多惶恐的病人與其家屬,豐富了我在護理生涯中的成就感及珍貴的回憶。
         
 
封面故事
緬懷 感恩 惕勵 精進
要做就做最好的
王創辦人的理念與期待
投注公益 再創新局
英明決策 造福群眾
從塑化業巨擘到醫療奇蹟的推手
是企業家也是慈祥的長者
用愛關懷兒童
懷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 我生命中永遠的「房東」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活動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那年,與我談心的女人
健康老化面面觀
何謂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長庚健康影音館
五十肩的治療與復健
兒童醫療
困擾兒童的大腸激躁症∼益生菌介入治療的角色
焦點話題
災後送暖 嘉義長庚進災區提供居家醫療
說不出的「#MeToo」 兒少性虐待三成五竟都是反覆性虐待
眼睛發炎 小心罹患風濕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