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卷第十期 106年10月1日發刊
兒童耳鼻喉科專刊
淺談小兒耳鼻喉科常見疾病
◎台北長庚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黃啟哲 ◎台北長庚耳鼻喉科系系主任 李達人 校閱
  根據流行病學的分析,平均每年成年人上呼吸道感染次數可能只有2∼3次,且極少伴有併發症產生,但小孩年平均約6∼7次,且有15%以上小朋友更可能高達12次以上,亦平均每個月都在生病,也因生病造成父母工作上及小朋友求學上的負擔。身為耳鼻喉科醫師,常常是這類呼吸道疾病的第一線診治醫師,如何有效治療並降低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如過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竇炎、中耳積水、嚴重喉氣管炎等,實在是件刻不容緩的事。
  當中最常遇到也最令家長煩惱的是慢性鼻竇炎和中耳積水,不僅嚴重干擾小朋友的睡眠、學習甚至影響聽力。若經數月的抗生素治療仍未見效,此時適當的手術治療(如中耳通氣管置入術、腺樣體切除術或鼻竇內視鏡手術),在這些手術當中,家長最不熟悉的地方,或許就是腺樣體的手術。首先我們要先知道腺樣體或叫增殖體,它位於鼻咽腔頂部和後壁處,在解剖構造上就是耳咽管和鼻道引流的共同交匯處。它是淋巴組織,在4∼6歲時增殖最為旺盛,因此腺樣體肥大會阻塞正常鼻涕引流管道,且容易滋生細菌,所以腺樣體切除手術常是處理這兩個疾病的首要選擇。
  在小兒耳鼻喉科疾病中,另一類型的疾病是先天性遺傳異常,包括常見的耳前管到嚴重的上呼吸道結構發育異常。耳前管小洞一般不至於引起不適,但一旦發炎,會造成嚴重疼痛及臉上疤痕,對家長和小孩都會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何時需要開刀也是門診看診最常被提及的問題。
  嚴重的兒童上呼道異常,會造成呼吸窘迫是醫療處置上的緊急情況。如何有效處理及照護,避免民眾對氣管切開術的誤解及污名化,也是耳鼻喉科醫師需積極衛教說明的地方。
每個小孩都是父母手中的寶,更期望他們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當孩子說話大舌頭或有發音不清楚的時候,常被認為是舌繫帶過緊所致,但真正的原因卻是語言純熟度不足造成,在藉由語言治療師的幫忙並配合日常生活中的練習,都可以幫助小孩獲得大幅改善。
  在常見的小兒耳鼻喉科疾病治療上,仍存在許多似是而非的論述,希望藉由文中常見疾病的簡介,能幫助父母用更正確清楚的態度面對小孩問題,並獲得有效的解決。
         
 
封面故事
漫談兒童構音障礙
多重障礙兒童的上呼吸道問題
感冒好不了∼原來是鼻竇炎在作怪!
小兒鼻腔沖洗,是迷思還是巧思?
耳前瘻管
中耳積水的外科治療
新聞紀要
長庚獲頒體育署體育推手金質獎
2017永慶盃路跑 邀請您9/24一起跑出健康!
享「瘦」人生,動吃動吃!病態性肥胖病友座談會活動花絮
開啟孩子的認知學習之鑰∼兒童早療家長座談會活動花絮
醫學報導
熱環境下如何安全運動?
特別報導
散場的世大運 崛起的運動魂
「舉重」若輕∼郭婞淳勇破世界紀錄
長庚的世界,世界的長庚∼長庚大學顯微手術國際碩士學位學程結業
飲食營養
銀髮族的隱憂∼肌少症與飲食面面觀
暑氣全消 冰皮月餅
愛無國界
漏斗胸少年渴望揮灑汗水 長庚助獲新生
兒童醫療
結合型疫苗30週年
本月主題
淺談小兒耳鼻喉科常見疾病
感恩再出發
大家的長庚
感恩 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