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若輕∼郭婞淳勇破世界紀錄 |
 |
◎高雄長庚骨科系系主任 周文毅 |
 |
 |
 |
台灣舉重女將郭婞淳在2017年臺北世大運大放異彩,參加58公斤級賽事,不但以抓舉107公斤、挺舉142公斤及總和249公斤三破大會紀錄勇奪金牌,挺舉142公斤更一舉打破高懸10年的世界紀錄,她重重放下槓鈴的瞬間,眼淚奪眶而出,她為了挑戰這個目標,曾經重傷、曾經失敗,如今終於完成夢想,關鍵就在於長庚醫療體系的無微不至,讓她無後顧之憂。 郭婞淳的舉重生涯在2013年曾達到一波高峰,她橫掃亞錦賽、世大運、東亞運與世錦賽等4座冠軍,並且在接下來的2014年獲得十大傑出青年的殊榮,可謂處在狀況與聲望的高峰。 而就在積極備戰2014年仁川亞運之時,卻於當年5月12日訓練挑戰挺舉世界紀錄的時候,右大腿不慎遭槓鈴砸傷,右大腿立即腫脹並且完全無法動彈,當時立刻被送到高雄長庚急診室進行診治。經過詳細檢查,確診為右大腿股外側肌大範圍嚴重撕裂傷,初步預估最少要3個月方能恢復到能進行訓練。然而當時距離即將舉行的亞運已經不到4個月,這對聲勢如日中天以及原本要在亞運奪取金牌的選手而言,這樣的打擊不可謂不大。當時她訓練時要挑戰的挺舉重量,正是世界紀錄141公斤。要參加亞運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時間不站在我們這邊,好似命運之神站在對面送上一個嘲弄的微笑,看著我們如何應對。 此時唯有將所有可能的方法通通運用上去,不計代價,方能前進仁川舉重台!當時婞淳的身份,除了是國家訓練中心的選手外,同時也是長庚運動照護計畫所認養的選手。在長庚醫療體系計畫支持下,運動防護員每日皆在床邊陪著她進行著雙上肢以及左下肢的訓練,以避免健康肢體的機能退步,同時也由防護員照顧她的生活起居。而對於受傷的右下肢,除了常規的保護性護具使用、消炎藥物和物理治療外,同時每日給予積極的高壓氧治療,以加速受損的肌肉細胞恢復。另外,期間也曾北上台北長庚,與楊定一博士進行心靈支持療程。 就在長庚運動醫療團隊盡心盡力與選手教練積極配合下,她在傷後2個月就進入復健訓練的階段,之後奇蹟似的重返仁川亞運的舉重台,並獲得第4名的佳績,重點是在無傷無痛的情形下,安然完賽。 之後比賽猶如倒吃甘蔗似的衝上高峰,2015年世界舉重錦標賽銅牌,2016年亞洲舉重錦標賽金牌與里約奧運銅牌,2017年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以三破大會紀錄(破了先前婞淳自己創下的記錄),為台灣取得第一面舉重金牌,並以挺舉142公斤破了高懸10年的141公斤世界紀錄,更重要的是,那是一個讓她受重傷的重量印痕!這不只是紀錄新生,也是浴火鳳凰的重生高飛。 專業的「長庚運動醫學團隊與運動醫學照顧計畫」,適時提供婞淳的一切需要,不只是傷勢的專業治療與復健,更重要的是「安心感」。「就像在醫院朗朗上口的『以病人為中心』,我們的運醫團隊是建立以『運動員為中心的整合照護模式』,給選手一個比賽訓練無後顧之憂的家。」有了這個醫療團隊當靠山,讓婞淳能從低潮中奮起,正因為無後顧之憂的全力支援,她才能一次次突破自己,持續向目標邁進,才終於在故鄉的土地上,精彩完成她追逐已久的目標,這破世界紀錄的成就,不只象徵她擊敗心魔,更再度讓世界看見台灣。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愛無國界 |
 |
 |
兒童醫療 |
 |
 |
本月主題 |
 |
 |
感恩再出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