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卷第十期 106年10月1日發刊
兒童耳鼻喉科專刊
結合型疫苗30週年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 邱政洵
  20世紀90年代之前,B型流感嗜血桿菌(簡稱Hib)是兒童腦膜炎及敗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也是5歲以下兒童的細菌性肺炎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WHO)當時估計每年全球有300萬例Hib感染的病例,是全世界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隨著對Hib的抗生素抗藥性的增加,治療越發困難,疫苗接種成為快速控制Hib疾病發病率的唯一途徑。Hib具有多醣體莢膜,這是這個細菌最重要的致病因子,其主要成份是多核糖糖基核糖醇磷酸酯,但是單獨的莢膜多醣不能用來作為有效的疫苗抗原,這是因為莢膜多醣不能在2歲以下的嬰兒和兒童引發充分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然而,如果將莢膜多醣偶聯到1個蛋白質分子上,允許通過T細胞依賴性機制,就可以改善疫苗的免疫性,如此所製成的「結合型疫苗」,就能有效用於兒童來預防嚴重的細菌性傳染病。最早是兩位美國的專家Rachel Schneerson和John Robbins博士的研究工作導致了第一種結合型疫苗的開發,最終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第一種Hib結合型疫苗在1987年被許可使用於人類,不久之後,該疫苗在北美和西歐被引入,接著全世界國家大多也把這個疫苗列入小朋友的常規預防接種,因而使得在這些國家幾乎完全消除了Hib感染症。之後Schneerson和Robbins博士進一步擴大了其工作,以同樣的策略,也提昇了肺炎鏈球菌及腦膜炎雙球菌莢膜多醣抗原的免疫性,最終也成功導致了腦膜炎雙球菌和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的開發及有效使用。2017年是結合型疫苗問世30週年,這是預防醫學上重要的一個里程碑。
         
 
封面故事
漫談兒童構音障礙
多重障礙兒童的上呼吸道問題
感冒好不了∼原來是鼻竇炎在作怪!
小兒鼻腔沖洗,是迷思還是巧思?
耳前瘻管
中耳積水的外科治療
新聞紀要
長庚獲頒體育署體育推手金質獎
2017永慶盃路跑 邀請您9/24一起跑出健康!
享「瘦」人生,動吃動吃!病態性肥胖病友座談會活動花絮
開啟孩子的認知學習之鑰∼兒童早療家長座談會活動花絮
醫學報導
熱環境下如何安全運動?
特別報導
散場的世大運 崛起的運動魂
「舉重」若輕∼郭婞淳勇破世界紀錄
長庚的世界,世界的長庚∼長庚大學顯微手術國際碩士學位學程結業
飲食營養
銀髮族的隱憂∼肌少症與飲食面面觀
暑氣全消 冰皮月餅
愛無國界
漏斗胸少年渴望揮灑汗水 長庚助獲新生
兒童醫療
結合型疫苗30週年
本月主題
淺談小兒耳鼻喉科常見疾病
感恩再出發
大家的長庚
感恩 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