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好不了∼原來是鼻竇炎在作怪! |
 |
◎林口長庚鼻科/兒童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黃建嘉 |
 |
 |
門診中常見到焦慮的父母帶著家中的寶貝就醫,口裡總叨念著感冒已經好幾個禮拜都沒好、晚上咳到睡不著覺、鼻子像水龍頭一樣,經過仔細檢查評估,才發現都是鼻竇炎造成這些困擾。 「鼻竇炎」,顧名思義,就是鼻竇發炎;而鼻竇乃指位於眼睛和鼻腔附近的顏面骨中之空腔,正常狀況下充滿著空氣且與鼻腔相通。若因過敏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鼻黏膜腫脹及鼻竇開口阻塞,分泌物滯留在鼻竇內便可能引起細菌生長繁殖,造成鼻竇發炎感染。鼻竇炎最常見的症狀包括鼻塞、黃膿鼻涕、嗅覺功能變差、鼻涕倒流造成咳嗽、鼻子惡臭或口臭、鼻子及眼睛周圍疼痛及頭痛。一般的感冒在1週內大多會緩解,若是症狀持續超過10天,便要高度懷疑併發鼻竇炎,需要進一步就診諮詢。 鼻竇炎又可依症狀的時間長短分成急性、亞急性及慢性。急性鼻竇炎乃指症狀不超過3週,經過適當的抗生素治療10∼14天,大多患者可痊癒;症狀超過3週的亞急性鼻竇炎則需要視病患個別狀況,可能需要服用更長時間的抗生素方可痊癒;若是症狀已持續三個月以上,或是鼻竇黏膜已經出現息肉樣變化的慢性鼻竇炎則可能考慮手術治療。 目前對於兒童慢性鼻竇炎的手術治療仍以鼻咽腺樣體切除手術(adenoidectomy)為第一線選擇,此手術乃為移除腺樣體上的細菌生物膜(biofilm),避免反覆感染。 對於鼻竇口已產生息肉阻塞的病人,則建議鼻竇內視鏡手術,將鼻竇開口擴充,清除鼻竇內的膿液,讓鼻竇內的分泌物可順利引流至鼻腔;長庚紀念醫院已於數年前引進立體定位導航系統,可增加內視鏡手術的精確性,避免傷及鼻竇周遭重要組織(如視神經)。另外,針對兒童鼻竇炎手術,近年來也發展出微創的鼻竇球囊擴張術(balloon sinoplasty),使用可擴張的球囊導管疏通阻塞的鼻竇通道,減少周圍組織的破壞,讓病童術後免於局部治療的疼痛。 科技的發展逐步運用於醫療實務,從初始的檢查技術到手術器械的進步,初衷仍為病患的福祉考量,我們期盼能以最微創安全的方式為兒童解決擾人的鼻竇炎。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愛無國界 |
 |
 |
兒童醫療 |
 |
 |
本月主題 |
 |
 |
感恩再出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