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卷第十期 106年10月1日發刊
兒童耳鼻喉科專刊
散場的世大運 崛起的運動魂
◎桃園長庚體適能中心主任 林瀛洲
  離開選手村的那一刻,心中充滿不捨!一時之間很多舊事湧上心頭,17年來參加過9次世大運,每次一比完賽都是歸心似箭,只想趕快回家,回到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地方。但是這一次,我卻捨不得走,因為這一次「我們回家比賽!」步出選手村還是在家裡!
因為您的關注 選手忍痛力拼
  有人問我說這一次為什麼成績這麼好?我覺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這26金34銀30銅總共90面獎牌中,2300萬的台灣人都有貢獻了一小部分。就像郭婞淳所說:「這塊金牌是2300萬台灣人民幫我舉起來的!」我原本非常擔心世大運的比賽會沒有人看,如果看臺冷冷清清,臺灣的人民漠視世大運,我想中華隊得再多的獎牌也是枉然!沒想到比賽一開始,所有中華隊的賽事一票難求,全台都在瘋世大運!你們知道嗎?你們的加油對中華健兒的影響有多大,我看到選手們因為大家的關注和加油,走路變得抬頭挺胸,鬥志昂揚,信心十足!我看到選手們因為有大家的加油,不顧一切、忍著身體的病痛、只為在家鄉的父老面前展現長年訓練的成果。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大家的掌聲和鼓勵,都是因為大家願意買票進場看比賽!
長庚運動醫學整合照護計畫的洄瀾效應
  當然這些年來,政府和民間對於體育運動投入越來越多的資源,也是造成這次比賽成績大爆發的原因之一。舉醫療防護來講,2001年北京世大運是我第一次參加世界大學運動會,那一次的醫療防護人力,總共就只有1位隊醫和4位運動防護員,共同照顧大約80幾位選手!時至今日,我們總共有9位隊醫和26位運動防護員或物理治療師一起並肩作戰,共同照顧371位運動員。這也表示這17年來,大家對於醫療防護重要性的認同度提高了許多。在過去4年,長庚醫院在這方面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它是第一個運用醫院資源認養國家級選手的醫療機構。這樣的規劃,放眼全世界,都是一個創新贊助及照顧方式。我相信,這雖然是一個小漣漪,卻慢慢擴散造成了一些巨大的轉變。長庚醫院認養的選手在國際的成績上都有長足的進步,如戴資穎的世界排名在3年之內登上球后寶座,鄭怡靜從世界排名28上升到世界排名第8。我不敢說這完全是長庚紀念醫院的功勞,但是在某些程度上,它確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世大運讓運動成為人心的救贖
  8月31日總統接見代表團的成員後,我們接著登上遊行的車輛,準備進行遊行。當踏上雙層遊覽巴士的瞬間,我往前一望,發現有長長的人龍在前面等著迎接我們。當遊覽車緩緩開出,看到夾道的人群,每個人臉上充滿了喜悅,「謝謝!辛苦了!」的聲音不絕於耳,我數度感動落淚!台灣不知道有已經有多久沒有同時看到有這麼多人如此開心的笑著!每個人開心的高舉雙手豎起大拇指,竭盡所能地鼓掌!只為了迎接他們心目中的「台灣英雄」。我知道這一次的台北世大運確實成功了,成功的是它將會影響下一代的年輕人,他們會以成為一個運動員為榮;成功的是台灣終於有一個不分黨派不分藍綠的共識,所有的族群在這個競技運動的大家庭裡面找到救贖;成功的是台灣人民終於可以很驕傲的向全世界說「我們作到了!」。
請把運動熱情像傳遞聖火般傳承下去
  我何其有幸,躬逢其時,這應該是當初我投身運動醫學擔任隊醫所始料未及的!我衷心的希望,台灣民眾對體育運動的熱情不要隨世大運結束而煙消雲散,能夠持續用一樣的熱情去支持這些運動員,他們真的需要你們的掌聲和鼓勵支持,也希望政府能真的像小英總統所說的,「投入更多的資源」來支持及照顧運動員。因為,如果您看過他們在場拼戰的狀況,如果您了解他們平常練習所吃的苦,您就知道他們真的值得的台灣人民更多的尊敬和更好照顧。台北世大運只是個開始,希望大家支持運動的熱情能像傳遞聖火般一直傳承下去!
         
 
封面故事
漫談兒童構音障礙
多重障礙兒童的上呼吸道問題
感冒好不了∼原來是鼻竇炎在作怪!
小兒鼻腔沖洗,是迷思還是巧思?
耳前瘻管
中耳積水的外科治療
新聞紀要
長庚獲頒體育署體育推手金質獎
2017永慶盃路跑 邀請您9/24一起跑出健康!
享「瘦」人生,動吃動吃!病態性肥胖病友座談會活動花絮
開啟孩子的認知學習之鑰∼兒童早療家長座談會活動花絮
醫學報導
熱環境下如何安全運動?
特別報導
散場的世大運 崛起的運動魂
「舉重」若輕∼郭婞淳勇破世界紀錄
長庚的世界,世界的長庚∼長庚大學顯微手術國際碩士學位學程結業
飲食營養
銀髮族的隱憂∼肌少症與飲食面面觀
暑氣全消 冰皮月餅
愛無國界
漏斗胸少年渴望揮灑汗水 長庚助獲新生
兒童醫療
結合型疫苗30週年
本月主題
淺談小兒耳鼻喉科常見疾病
感恩再出發
大家的長庚
感恩 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