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卷第十二期 110年12月1日發刊
皮膚黴菌感染面面觀
人畜共通的黴菌感染
◎基隆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 沈孟暵◎林口長庚皮膚部主治醫師 孫培倫 校閱
小學一年級的小明每天放學回家都會經過一家明亮的寵物店,櫥窗內住了各式各樣可愛的小貓、小狗,其中一隻毛茸茸、圓滾滾的小柴犬每每看到小明經過都會朝著小明開心地搖著尾巴,很希望跟著小明回家的樣子。有天,媽媽跟小明經過寵物店,看到可愛的小柴犬依舊熱情地朝著小明搖著尾巴,小明巴著櫥窗和小柴犬逗著玩,媽媽看了覺得最近小明的表現很好,而且家裡多個可以陪伴小明的伴也是不錯,因此小柴犬就這樣成為小明一家人的一份子,每日從早到晚和小明形影不離。
最近小明媽媽發現自己的手臂、大腿冒出幾個圓形的紅色癢疹,起先以為是夏天天氣熱起了濕疹,因此拿了之前診所剩下的濕疹藥膏來塗抹。然而,起初圓形的癢疹逐漸擴大,變成一圈一圈的,圓圈的邊緣還會有點脫屑,而且媽媽發現小明的身上也跟她一樣出現類似的病灶,因此到長庚醫院皮膚科就診,醫師經過觀察以及用刀片刮取一些皮屑在顯微鏡下檢查,告訴小明媽媽這是黴菌所導致的體癬,小明媽媽百思不得其解,平時家裡都打掃得很乾淨,怎麼身體卻「發霉」了,醫師向小明媽媽詢問家中是否有飼養寵物,此時媽媽才回想起之前小柴犬才因為黴菌感染去獸醫院接受治療。
有一些皮膚黴菌感染是人畜共通的疾病,尤其到了夏天,黴菌喜歡溼熱的環境,因此病例數就會明顯地增加,現今許多家庭都有飼養毛小孩,例如:狗、貓、天竺鼠、兔子以及刺蝟,平時與有皮膚病的毛小孩親密接觸,就有可能造成感染。一開始會無症狀或搔癢的紅疹來表現,之後逐漸擴大,形成外圈有明顯突起並且脫屑,中間稍微粗糙的微紅斑塊,嚴重的時候有時會伴隨水泡或是膿泡,並有疼痛的症狀。因為又紅又癢,這種感染有時候會被誤以為是濕疹,而使用類固醇藥膏擦了之後,病人可能會發現紅、癢或痛的症狀的確會有改善,但是病灶的範圍卻逐漸擴大,此時就需要立即停止類固醇藥膏的使用,並且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專業判斷。
人畜共通的黴菌,以貓狗來說常見的菌種為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老鼠、兔子以鬚癬毛癬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為主,刺蝟則以另一種刺蝟毛癬菌(Trichophyton erinacei)最為常見。皮膚科醫師會使用刀片,輕輕刮取病灶上的皮屑(此過程不會使病人疼痛或是流血,只有在皮膚比較薄的部位,或是感染比較嚴重的部位才會有可能產生輕微的刮傷)進行檢查。透過這些皮屑的顯微鏡檢查,皮膚科醫師可以初步判斷是否有黴菌的感染,確定診斷後,再進一步將病人的皮屑接種到培養基上,將感染的黴菌培養出來並進行鑑定,確認是上述哪種黴菌的感染。由於不同皮癬菌喜歡感染特定的動物,皮膚科醫師可以據此推測是由哪一種動物傳染而來,因此有時候病人還會嚇到,皮膚科醫師怎麼還是算命師,連我家養什麼寵物都知道呢!
知道是黴菌感染後也不用驚慌,只要遵照皮膚科醫師的指示,每天早晚使用抗黴菌藥膏,平均治療2到3週都會有明顯的改善。如果一開始病人診斷時間較晚,黴菌感染情況嚴重,或是病灶的面積較大時,皮膚科醫師會處方口服的抗黴菌藥物。同時,毛小孩也應該帶往動物醫院接受檢查以及治療,以免飼主再次受到感染。動物的黴菌感染很常見,在專業獸醫師的治療後大部分都能順利痊癒,甚至會比飼主的感染好得更快,因此家中的寵物一旦被診斷出黴菌感染,千萬不要因為遷怒、害怕、或嫌麻煩就棄養,或是還沒有治療就轉送給他人。緣分的背後是一個責任,一起渡過難關,和毛小孩間的感情一定會更加緊密!
         
 
封面故事
腳趾甲增厚、腳底脫屑好困擾~我得了灰指甲/香港腳嗎?
惱人的頭皮搔癢脫屑~成人頭癬
人畜共通的黴菌感染
你不可不知的皮膚病變~深部黴菌感染
醫學報導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務特色~神經血管手術
特別報導
長庚創院45週年 守住疫情邁入新創醫療時代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榮獲2021年全球永續獎(GCSA)暨台灣企業永續報告書白金獎(TCSA)雙項殊榮,永續作為獲得肯定
社服園地
疫情下的生活調色盤疫情下的生活調色盤
心靈點滴
疫情中也能擁有滿滿的溫暖
中醫報導
談中醫舌診
飲食營養
喝咖啡到底好不好?
兒童醫療
新冠病毒感染的長期影響
本月主題
認識皮膚黴菌感染
焦點話題
國內兒童缺鋅比率高,恐影響發展與活動力
消化道潰瘍研究進展~揭開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新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