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三期 113年3月1日發刊
微創新時代∼機器手臂手術多專科運用
你不可不知的皮膚病變~深部黴菌感染
◎台北、林口長庚皮膚部主治醫師 顏璽◎林口長庚皮膚部主治醫師 孫培倫 校閱
陳先生是一位63歲的農業工作者,手腕背部有持續6個月脫屑的紅色腫塊,因此來皮膚科門診就醫。陳先生說,一開始先觀察到無症狀的紅色小丘疹,印象中手腕沒有受到外傷。為此他曾到診所就醫,當時診斷為濕疹並給予局部類固醇藥膏治療。不過,病變並沒有改善,反而慢慢擴大。這次陳先生來到長庚醫院皮膚科門診,接受皮膚刮屑檢查、皮膚切片檢查與黴菌培養後,最後確診為深部黴菌感染。陳先生使用口服抗黴菌藥物數個月後,症狀逐漸改善。
黴菌感染大致上可以分兩種,表淺皮膚黴菌病與深部皮膚黴菌病。表淺皮膚黴菌病較常見,影響表層的皮膚、頭髮與指甲。深部皮膚黴菌病較少見,並且進一步分為皮下黴菌感染與全身性黴菌感染。皮下黴菌感染症主要侵襲深部皮膚或皮下組織,而全身性黴菌感染起因於黴菌透過血液循環播散到其他器官,通常發生在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上述陳先生的感染是一種稱為著色芽生菌症(chromoblastomycosis)的深部黴菌感染,其他的深部黴菌感染尚包括各種產色黴菌造成的暗色絲狀真菌症(phaeohyphomycosis)、以及透明絲狀真菌症(hyalohyphomycosis)、孢子絲菌症(sporotrichosis)、足菌腫(mycetoma)等。
皮膚是包覆人體最大的器官,具有保護身體不受病菌侵害的功能。造成深部黴菌感染的病原菌雖然無法直接穿透皮膚,但它們通常附生在植物、落葉與木材上,並透過外傷將被菌污染的植物碎片(例如植物的刺或是竹屑)帶進皮膚而造成感染。正因如此,皮膚病灶特別容易出現在沒有衣服遮蓋的部位,如手部、手臂或腿部等。這類病例並不常見,好發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的國家,高齡農業工作者是感染的高風險族群,但並不限於此。由於病程屬於慢性漸進式,加上初期症狀通常不明顯,一開始不容易察覺,因此深部黴菌感染患者就醫時,通常已經拖了數個月到數年之久。早期的病灶雖然可能像細菌感染,有紅腫、化膿、疼痛等症狀,但對口服抗生素治療的反應很差。接下來,病灶會隨著時間逐漸擴大、增多,不論如何換藥傷口都無法癒合。患者常在不同科別反覆就診,但都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一直到做了皮膚切片病理檢查及黴菌培養,最後才發現原來問題是出在黴菌感染而不是細菌,一切才真相大白。
正確診斷是治療深部黴菌感染的首要之務。由於深部黴菌感染臨床表現有時會與其他發炎或感染的疾病很類似,故並不容易單從病灶外觀加以區分。因此,對於患有非典型皮膚病變或是對抗生素藥物治療或局部治療無效者,建議到皮膚科門診就醫,安排進一步的檢查以確定診斷。針對皮下黴菌感染症,若病灶可由皮膚表面取樣,則可在門診刮取病灶組織或膿液,用顯微鏡檢查是否有黴菌存在。但大部分的患者由於感染部位在皮膚深處,因此通常需要皮膚切片才能確定診斷。切下的皮膚組織會在病理科做成切片,並使用黴菌染色確認是否有黴菌在組織中;同時部分的組織會進行黴菌培養及鑑定,了解致病菌的種類,協助臨床醫師選擇合適的藥物來治療。
皮下黴菌感染症的治療方式及效果,取決於病灶的嚴重度、致病菌的種類,以及患者的免疫狀況。單一的小病灶可以透過簡單的切除手術處理,但當病灶範圍太大或數量太多時,就需要口服或針劑注射的抗黴菌藥物治療。再者,這類感染主要發生在免疫低下的患者身上,例如合併糖尿病等內科疾病、或是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等,使治療更為困難。由於療程短則數個月,長則數年,因此務必耐心配合治療,千萬不要半途而廢,以免病灶惡化。惟有透過治療與定期的追蹤,才能有效控制皮膚的深部黴菌感染!
         
 
封面故事
巨大子宮精準摘除 達文西機器手臂神助攻
達文西機器人切除肝腫瘤已納入健保給付
呼吸中止睡不好 達文西手術找回一夜好眠
精確、穩定,大腸直腸手術的新選擇∼達文西微創手術
特別報導
長庚醫療體系創新研發成果卓越 榮獲第 20屆國家新創獎 30項大獎
長庚醫療體系榮獲 2023 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 1 金 1 銀 2 銅 8 標章肯定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由現代藥理看中醫藥如何調節腸道微生物菌叢
飲食營養
ERAS術後加速康復∼營養照護
兒童醫療
認識新生兒歪頭症
本月主題
微創新時代∼機器手臂手術多專科運用
焦點話題
神經內分泌瘤治療新曙光∼基隆長庚成功完成神經內分泌瘤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 (PRRT)
鼻腔精準微創重建 有效改善空鼻症與睡眠情緒障礙∼林口長庚空鼻症治療成果獲國際頂尖期刊肯定
基隆長庚顯微手術成功植回斷腿,病人如願恢復行走
2023 年長庚醫療體系、長庚大學、長庚科技大學榮譽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