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三期 113年3月1日發刊
微創新時代∼機器手臂手術多專科運用
長庚創院45週年 守住疫情邁入新創醫療時代
◎編輯部
5年前,長庚醫院在林口體育館舉辦了一場史無前例的40週年院慶活動,來自各院區的同仁齊聚一堂,欣賞精彩熱鬧的表演節目,退休員工也特別邀請回來參加,現場氣氛既歡樂又溫馨。一晃眼5年過去了,這段時間,人類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病毒危機,而且這場戰疫仍未結束,但慶幸的是,長庚醫院在上下一心全面動員防疫下守住了!不但成為國人最堅強的健康後盾,也協助政府進行各項篩檢作業、疫苗開發與設置疫苗注射站等工作,辦理國際視訊分享防疫經驗等,這段深刻的歷程將永遠寫在長庚的歷史裡。
儘管疫情顛覆了全世界,也影響到了每個人,但長庚醫院仍繼續不斷追求進步,尤其推展多年的遠距醫療,在這波疫情中更是發揮了無遠弗界的功能,讓民眾不必忍受疾苦就可獲得醫治。今年12月1日是長庚醫院創院45週年,回顧過去,展望未來,長庚醫院除了精益求精,更要創新求變,在王瑞慧董事長的領導下,使長庚醫院成為最卓越也是最受信賴的醫療體系。
面對精準健康時代的到來,也就是「個人化醫療」、「行動醫療」及「醫療健康資訊」三大面向的醫療趨勢,長庚醫院緊密地跟上世界潮流,持續在精實的基礎上佈局,藉由龐大的資料庫數據與AI智慧的應用分析,結合科技產業的先進產品,全面投入臨床醫學實務應用,促進醫療照護品質的提升。
長庚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程文俊表示,長庚醫院自1976年起,先後設立了台北、林口、基隆、高雄、桃園、嘉義、雲林等大型醫院,並受政府委託經營鳳山醫院及土城醫院,每年病人約有850萬人,每日診治病人31,500人次,這些數據相當珍貴,因此2018年5月,我們建立了「AI智慧醫療資料中心」與「人工智能AI核心實驗室」,以充分運用龐大的資源結合AI建立雲端資料庫,建置感染控制、用藥、急重症、專科疾病、經營管理、指標分析等六大主題資料庫,可快速彙整從醫院各處蒐集到的即時資料,讓數據變成有用的資訊,也協助醫療照護與醫務管理做出更即時與正確的決策。
由於惡性腫瘤一直是威脅國人健康的最大殺手,平均每10萬人口中就有213人死亡,治療方式除了傳統的開刀、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外,還積極發展免疫療法、細胞治療等,並為提供病人治療新選擇,也提供醫師有更好的武器幫助病人恢復健康。長庚醫院近年來陸續引進多項重大的醫療設備,例如質子機、達文西機械手臂、ROSA機械手臂等,臨床上都獲極佳的成果,幫助病人。
程文俊主委表示,研究是推動醫學進步的基礎,長庚醫院在研究上的挹注也不遺餘力,匯集出來的研究量能值得讚許。近5年來,長庚體系的研究計劃超過10,400件,累積經費已逾新台幣109億元,而發表的論文數更高達12,000篇,其中不乏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長庚醫院將持續保持豐沛的研究量能,促進醫學不斷進步。
長庚醫院戮力達成「服務、研究、教學」三大目標的同時,也持續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創院理念,積極從事社會公益,回饋社會。近年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經費、資源等在需要協助的領域,例如備受國人肯定的運動醫學照護,除了協助國手在奧運等競賽場上發光發熱外,今後還要向下扎根,從小保護選手降低未來運動傷害的機率;此外還包括擴大兒童保護範疇與加強社區健康服務等方面。
長庚醫院創院45年來,兢兢業業,獲得的獎項與肯定難以計數,從SNQ國家品質金獎,到台灣第一家通過全球HIMSS EMRAN第七級(最高級)、「電子病歷水準模型」實地認證的醫院,認可了長庚的資訊化建設和應用的堅實成果,近年更屢次獲選為新世代最嚮往機構與幸福企業。長庚醫院一步一腳印,寫下自己的歷史,而現在的所有努力,也期盼在未來陸續能看見成果,為國人健康、醫療發展提供重要貢獻。
         
 
封面故事
巨大子宮精準摘除 達文西機器手臂神助攻
達文西機器人切除肝腫瘤已納入健保給付
呼吸中止睡不好 達文西手術找回一夜好眠
精確、穩定,大腸直腸手術的新選擇∼達文西微創手術
特別報導
長庚醫療體系創新研發成果卓越 榮獲第 20屆國家新創獎 30項大獎
長庚醫療體系榮獲 2023 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 1 金 1 銀 2 銅 8 標章肯定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由現代藥理看中醫藥如何調節腸道微生物菌叢
飲食營養
ERAS術後加速康復∼營養照護
兒童醫療
認識新生兒歪頭症
本月主題
微創新時代∼機器手臂手術多專科運用
焦點話題
神經內分泌瘤治療新曙光∼基隆長庚成功完成神經內分泌瘤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 (PRRT)
鼻腔精準微創重建 有效改善空鼻症與睡眠情緒障礙∼林口長庚空鼻症治療成果獲國際頂尖期刊肯定
基隆長庚顯微手術成功植回斷腿,病人如願恢復行走
2023 年長庚醫療體系、長庚大學、長庚科技大學榮譽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