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四期 113年4月1日發刊
肺癌診治新進展
認識皮膚黴菌感染
◎林口長庚皮膚部主治醫師 孫培倫
大家聽到「黴菌」時,心頭浮現的景象是什麼呢?是柳丁表皮綠綠灰灰的粉末?是水果碰傷後冒出的白色絨毛?是洗手台邊縫永遠刷不掉的黑垢?是壁紙上墨綠色的點點印子?還是爸爸腳上爛爛皺皺的皮屑呢?一提到黴菌,常會覺得髒髒、濕濕、臭臭的,似乎都不是令人開心的經驗。不過您知道嗎,黴菌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一旦沒有它,我們甚至無法生活下去呢!
黴菌,廣義來說應該稱為「真菌」,包括絲狀的黴菌和單細胞的酵母菌。黴菌菌落外觀毛絨絨的,酵母菌的菌落表面則是光滑的、黏黏的。雖然在外觀上有這樣的區分,常常統稱為黴菌。黴菌存在我們的四周,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雖然有時會造成食物的腐敗,令人困擾,但在好的一面,它卻是食品加工不可或缺的好幫手。舉凡各種酒類的發酵、醬油和味噌的釀造、柴魚片的加工、麵包的烘焙、工業上檸檬酸的生產等,都要仰賴黴菌的代工;還有餐桌上的各種美味菇類、中醫常見的靈芝、冬蟲夏草,都是黴菌大家庭中的一員。此外,黴菌的代謝物質在許多藥物的製造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是生產降血脂、止痛、抗生素等藥物的重要原料。而在近年來很流行的益生菌中,有些配方就加入了酵母菌,也讓黴菌的應用更加廣泛。
當然,黴菌有好有壞,也可能造成人類及動物健康的威脅。近年來北美洲蝙蝠受到黴菌感染造成「白鼻病」,導致數百萬隻蝙蝠死亡;蛙壺菌則在美洲大陸、澳洲及歐洲造成蛙類的大量死亡及物種滅絕,嚴重影響了生態平衡。這麼嚴重的感染,同樣也發生在人類。黴菌造成的疾病雖然在數量上沒有病菌和細菌感染高,但影響卻一樣深遠。初步估計,全球受到各種黴菌感染的總數超過2億人,當中又以皮膚感染最為常見,這個數據還不包括最常見的足癬和甲癬,如果加入,數量恐怕還要乘上好幾倍。黴菌的孢子是人類主要過敏原之一,會造成過敏性鼻炎、氣喘或皮膚症狀。全身性的感染主要發生在部分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身上,感染呼吸道的麴菌症及造成菌血的念珠菌症即屬此類。本期專刊,將著重在皮膚的黴菌感染。
感染皮膚的主要致病菌是一群被稱為皮癬菌的黴菌,由於天生具有分解角質的能力,人類和動物皮膚上的角質層就成了它們養分的來源,因此皮癬菌可能會感染我們的皮膚、頭髮、指甲等,造成的疾病就是常聽到的頭癬、足癬(香港腳),以及各式各樣的體癬、足癬等等。除了人類,黴菌也會感染動物,造成貓狗等寵物掉毛;而這些感染動物的皮癬菌,有時候也會透過照顧的過程跑到主人身上,造成人類的感染。此外,在部分免疫力較差的病人身上,皮癬菌和一些特定的環境或植物病原黴菌,如黑色黴菌、擬青黴菌等,也可能透過外傷而進入人體的皮膚下組織,造成嚴重的感染。這些深部皮膚組織的黴菌感染在診斷和治療上都相當棘手,需要及早就醫治療,且療程都很漫長。所幸發生機率並不高。
林口長庚皮膚部在黴菌的診斷和治療上具有豐富的經驗,透過病灶皮屑的顯微鏡檢查,臨床醫師能快速確定病灶是否屬於黴菌的感染,而藉由黴菌培養,則可確定致病菌的種類,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並找出可能的感染來源徹底斷根,且避免進一步的傳播。除了專業的檢驗醫學部中央實驗室之外,本院同時擁有的皮膚部真菌研究實驗室,從基礎的致病黴菌培養,到先進的基因定序鑑定、黴菌藥物感受性試驗等,協助臨床醫師在第一線治療上精準有效地找出治療方法。
在本期的內容,我們將針對黴菌所造成常見的醫療主題做深入淺出的介紹,希望大家透過這些文章,能更了解這些疾病,及早就醫治療,共同解決惱人的黴菌感染!
         
 
封面故事
看不見的隱形殺手「肺癌」無所遁形∼肺癌篩檢 LDCT 介紹
次世代基因檢測介紹
肺癌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新藥 tepotinib
肺癌精準治療新利器∼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醫學報導
羽球正夯∼簡介羽球相關運動傷害與新療法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您有自律神經失調嗎?中醫助您找回身心的平衡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的路
兒童醫療
新生兒小下巴、顎裂、呼吸道阻塞 簡介「皮爾羅賓症候群」的新型手術療法
本月主題
肺癌診治新進展
焦點話題
惡性腦瘤的創新希望∼類病毒奈米載體與基因靜默
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新觀念∼提早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