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四期 113年4月1日發刊
肺癌診治新進展
為什麼肺癌早期篩檢很重要?
◎林口長庚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系主任 趙盈凱
在台灣,癌症長期占據10大死因之首,而肺癌則穩坐癌症死因之冠。
肺癌若能在第一期就診斷並接受手術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80%,若遲至末期才發現,5年存活率大幅滑落至10%以下。不幸的是,由於早期肺癌沒有症狀,病人若因出現不適症狀才被診斷出肺癌時,大部分已是中晚期,整體而言,每年台灣新診斷肺癌病人中只有不到30%可接受手術切除。
過去大家常利用胸部X光來作為肺癌的篩檢工具。但過去研究證實,胸部X光並不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即使是胸部X光再加上痰液細胞學的檢查作為肺癌篩檢工具,同樣不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因為胸部X光對於肺部小結節的偵測敏感度太低,所以無法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
這種缺乏有效篩檢早期肺癌工具的困境,直到最近幾年,有了突破性的發展,根據美國全國肺部篩檢試驗發表的研究顯示,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的參與者死於肺癌的風險,比接受胸部X光影像檢查者降低20%。這個發現得到了荷蘭比利時肺癌篩檢試驗再次證實,該試驗將受試者隨機分組,篩檢組在加入研究時、第1年、第3年和第5.5年共進行4次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對照組則不接受篩檢。隨訪10年後,篩檢組不僅發現較多的肺癌,且經由電腦斷層篩檢所找到的肺癌大多數屬於早期,相反的,對照組未經篩檢而發現的肺癌,大多已發展到中晚期。總體而言,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的參與者死於肺癌的風險,比對照組降低24%。
在這兩個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的資料發表後,大家對於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論點,已不再存有任何疑問,下一步要問的是,該如何找到應該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的族群呢?
參考這兩個臨床試驗,目前確認可因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受益的族群有:
1.荷蘭比利時肺癌篩檢試驗:年齡在50∼74歲之間,現仍吸菸者或戒菸不足10年,每天吸菸超過15支、持續25年以上,或每天吸菸超過10支、菸齡超過30年。
2.美國全國肺部篩檢試驗:55∼74歲,抽菸史超過30包/年,戒菸短於15年。
綜觀上述結果,似乎「抽菸」與否,是決定是否需要接受電腦斷層篩檢的重要因子,然而,台灣現狀的肺癌病人有超過半數以上不抽菸,女性肺癌病人甚至有高達93%是不抽菸者,在這些不抽菸的族群中,那些人也會需要接受電腦斷層篩檢呢?
根據台灣中研院團隊的分析,這些不抽菸者的肺癌,常合併某些基因突變,造成這些突變原因仍不明確,但可能與空污、油煙有關,另外,台灣肺癌患者有明顯家族病史,若父母與手足曾患肺癌,罹癌機率高出5倍以上,上述皆為建議接受篩檢之族群。
         
 
封面故事
看不見的隱形殺手「肺癌」無所遁形∼肺癌篩檢 LDCT 介紹
次世代基因檢測介紹
肺癌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新藥 tepotinib
肺癌精準治療新利器∼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醫學報導
羽球正夯∼簡介羽球相關運動傷害與新療法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您有自律神經失調嗎?中醫助您找回身心的平衡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的路
兒童醫療
新生兒小下巴、顎裂、呼吸道阻塞 簡介「皮爾羅賓症候群」的新型手術療法
本月主題
肺癌診治新進展
焦點話題
惡性腦瘤的創新希望∼類病毒奈米載體與基因靜默
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新觀念∼提早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