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卷第九期 109年9月1日發刊
治療肝癌新選擇~消融治療術
小型肝癌治療的抉擇∼腫瘤射頻消融術或外科手術?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林宗緯◎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教授 林錫銘 校閱
現今社會聞癌色變,居十大死因之首,胃腸肝膽科門診不乏肝癌求診病人,對於早期小型肝癌,病人會擔心探問:「林醫師,我得了肝癌很嚴重嗎?這樣是否有救?能不能治好?」面對他們我常說:「不幸中的大幸,只有一顆2公分大的腫瘤,藉由外科手術或是腫瘤射頻消融術,腫瘤治癒機會高。」
小型肝癌,學術上指的是單顆直徑小於3公分的肝臟惡性腫瘤。其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兩大類:外科手術與腫瘤射頻消融術,後者即俗稱的腫瘤電燒術,皆可治癒小型肝癌。
首先談到外科手術,針對小型肝癌,多篇來自中國、韓國或美國之研究顯示手術治療提供整體總存活率可高達60到80%,並指出接受手術的病人腫瘤復發比率較低,侵入性較高,故國際肝癌診療指引建議,術前須詳細評估病人肝臟功能、病人體能狀態與共病症,以及手術術式。因此,為了減低傳統開腹肝腫瘤切除手術之風險,近10年已發展腹腔鏡或是達文西機械手臂式的微創腫瘤切除術,有助於降低手術併發症機率與縮短住院天數。
相對於手術,腫瘤電燒術提供相近的5年存活率,其優點是侵入程度較低,結合4篇隨機試驗的統合分析研究顯示,電燒術所導致併發症比率較手術低,住院時間更短,對於肝硬化比較嚴重合併門脈高壓的患者而言,是一個治療風險較低的選項。然而,經皮電燒術仍有其限制,主要困難在於腫瘤位置,若腫瘤位於肝臟表面或是接近肝周圍臟器,包括膽囊、橫膈或小腸,則須考慮使用人工胸水或腹水保護周圍臟器;其次則是超音波下難偵測之腫瘤,以往僅能依賴醫師經驗藉由血管等周圍解剖構造找出肝癌位置,在現今也有超音波結合肝臟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協助虛擬定位,或合併使用顯影劑超音波定位,使電燒針更精準燒灼目標腫瘤。
上述兩種治療,優缺點比較如附表所示,應該如何選擇?乃是大哉問。像是開頭所述臨床案例,可見多數人主要關心癌症能否「治好」,即治療是否一次完全治癒癌瘤不再復發,反而忽略病人自身條件可否承擔治療的風險。其實就像是肝癌分期,不僅考慮腫瘤大小,也需考慮病人的身體狀態與肝功能,才能夠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同理可得,早期肝癌的病人在治療方式的選擇上,也需要考慮腫瘤顆數及位置與治療後肝臟衰竭之風險。總之,在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時代,建議經專科醫師仔細評估分析之後,方可作出符合病人最大福祉的治療方案。
         
 
封面故事
對比劑增強顯影超音波及磁導航超音波
射頻消融術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的合併療法
小型肝癌治療的抉擇∼腫瘤射頻消融術或外科手術?
調控式多針聯合消融術與微波消融術
醫學報導
為什麼肺癌早期篩檢很重要?
子宮肌瘤的無創治療
特別報導
直腸脫垂腹腔鏡微創自然孔手術治療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防疫門診小天使心情分享
飲食營養
飲食正確 失智遠離我!
長庚健康影音館
無形殺手∼心房顫動
本月主題
治療肝癌新選擇∼消融治療術
焦點話題
晚期肝癌病人新希望∼質子合併免疫治療
林口長庚打造眼科移動診間 守護偏鄉居民
林口長庚打造眼科移動診間 守護偏鄉居民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開幕 展現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回饋社會決心
後疫情時代失業增加 慎防兒少不當對待
突破疫情困境 長庚醫院與馬來亞大學建立網路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