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卷第一期 109年1月1日發刊
無聲的殺手∼高血壓
血壓高不是病?高起來要人命!
◎林口長庚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吳家棟
血液經心臟輸送至全身時,對血管所產生的壓力稱為血壓。血壓過高時血管內部會受損,經年累月後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腎臟病等其他重大疾病。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狀況調查顯示,台灣18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為24.1%,約4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2009年公布的全球健康報告指出,高血壓居全球導致死亡的危險因子首位,之後依序是吸菸、肥胖、及缺乏運動,與高血壓相關的死亡占總死亡的18%。由於高血壓早期常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因此成年民眾應定期量測血壓,有異常應及早就醫。
如何正確量測血壓?
門診時常被問到:何時量血壓最好?一般建議早上起床後或晚上睡前測量,因為這兩個時段血壓較低,視同基礎血壓,每天測量的時間最好固定。根據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量血壓前應靜坐5分鐘以上,1小時內不可喝茶、咖啡、可樂或抽菸等,因為刺激性物質會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運動後30分鐘內也不適合量血壓,若服用降血壓藥物可在吃藥前量測。最好不要隔著衣服量血壓,測量時靠椅背坐正,雙腳放鬆,手肘平放於桌面,壓脈帶綁在上臂距手肘約2指幅的位置,不要綁在手肘處。至於左手或右手,建議測量血壓較高的手臂,兩手血壓相差20毫米汞柱(mmHg)以上應告知醫師。若時間充裕可連續測量3次取平均值,每次間隔3到5分鐘。
多久測量血壓一次?
國民健康署建議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應至少量一次血壓,以下幾種人則建議每月至每週測量血壓:有高血壓家族史、40歲以上且肥胖或工作壓力較大、女性更年期過後。而有心血管疾病、中風、慢性腎病、或已經接受降壓藥治療的患者,建議每天測量。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血壓正常值為收縮壓130、舒張壓85mmHg以下(<130/85),高血壓定義為診間(就醫時)收縮壓140、舒張壓90mmHg以上(≧140/90),如果血壓介於130∼139/85∼89mmHg,稱為血壓偏高,應小心監測及調整生活習慣。就醫時可能因心理壓力大導致血壓上升,即所謂的白袍症,因此診間血壓過高的民眾應在家中自行測量血壓,若家中平均血壓超過135/85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治療目標
不同國家及地區對於高血壓的治療目標也不完全相同,整理如下表,台灣治療指引建議高風險患者如高齡、冠心症、或慢性腎病,收縮壓降到120比140mmHg有較佳的預後,因此對這些患者建議家中收縮壓可考慮降到120mmHg。由於藥物反應及身體狀況因人而異,下表僅供參考,實際治療目標應由醫師依患者病情決定。
         
 
封面故事
血壓高不是病?高起來要人命!
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談談不用吃藥的方法!
高血壓藥物知多少
手術治療高血壓∼腎臟交感神經阻斷術
特別報導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永續發展報告書」 榮獲2019年「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醫療產業首座白金獎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湧入暗夜的螢光
中醫報導
手無縛雞之力∼媽媽手
長庚健康影音館
了解代謝症候群 你我健康活力行
兒童醫療
淺談青少年醫學
本月主題
高血壓新進展
焦點話題
長庚建立肝癌質子治療新準則獲國際肯定
長庚找到5株人類單株抗體 提供H7N9預防與治療新契機
多條顱縫早閉症 提早擴張腦容量不錯失大腦黃金成長期
讓長庚運動藥師捏把冷汗的感冒處方箋
基隆長庚榮獲「優良防火管理場所」肯定
長庚科大為愛而跑 愛心齊聚助天使慢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