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卷第一期 109年1月1日發刊
無聲的殺手∼高血壓
高血壓新進展
◎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張尚宏
高血壓顧名思義,就是血壓太高。它會造成各種後遺症,包括心臟、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發生率隨年齡而增加,台灣60歲以上居民,有60%都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盛行率高,加上後果嚴重,使得國人的十大死因有三種都與高血壓有直接相關,在2017年造成近4萬人死亡,即每4.5人中就有1人是直接死於高血壓相關疾病。
本期高血壓專輯簡介
最近10年,關於高血壓的定義、預防、治療有許多進展。本期長庚醫訊特別針對這個嚴重但常常沒症狀的無聲殺手,由心臟科醫師及藥師合作為讀者整理最新資訊。首先是吳家棟醫師簡介如何診斷高血壓、如何量血壓、多高的血壓才算高,常常會因新研究的出現而更新。讀者可從本期內容得知最新的標準血壓。
發現自己血壓高了,第一步是檢討生活習慣與飲食。李廣祚醫師詳細說明有哪些可以努力,也應該努力的非藥物血壓控制法。大量研究證明,改善生活型態,可以大幅減低高血壓造成的後遺症。
已經嚴格改善作息飲食,血壓仍然不理想,就需要藥物的協助。臨床藥師雷青熒整理了目前長庚醫院常用的6類血壓用藥,除了介紹藥理機轉與療效,也提醒讀者注意各類相關副作用。
萬一藥物治療仍然效果不如人意,還有侵入性治療可以選擇。陳俊吉醫師介紹近年發展快速的腎臟交感阻斷術,亦能輔助控制血壓。
面對高血壓必須知行合一
如果你已經50歲,你有50%的機會患有高血壓。最重要的應對之道,是知道如何正確的量血壓。如果已經符合本期醫訊介紹的高血壓定義,請前往心臟科、家醫科、或一般內科與醫師討論。及早面對現實,才是最好的治療。長庚醫院提供由生活型態改進、藥物治療、到腎臟交感阻斷術的一系列服務。面對高血壓的最大風險,是你不知道(或不願面對)自己的高血壓。
         
 
封面故事
血壓高不是病?高起來要人命!
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談談不用吃藥的方法!
高血壓藥物知多少
手術治療高血壓∼腎臟交感神經阻斷術
特別報導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永續發展報告書」 榮獲2019年「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醫療產業首座白金獎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湧入暗夜的螢光
中醫報導
手無縛雞之力∼媽媽手
長庚健康影音館
了解代謝症候群 你我健康活力行
兒童醫療
淺談青少年醫學
本月主題
高血壓新進展
焦點話題
長庚建立肝癌質子治療新準則獲國際肯定
長庚找到5株人類單株抗體 提供H7N9預防與治療新契機
多條顱縫早閉症 提早擴張腦容量不錯失大腦黃金成長期
讓長庚運動藥師捏把冷汗的感冒處方箋
基隆長庚榮獲「優良防火管理場所」肯定
長庚科大為愛而跑 愛心齊聚助天使慢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