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四期 113年4月1日發刊
肺癌診治新進展
長庚醫院製作動畫提醒家長顧童十大NG行為
◎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
爸爸抱著嬰兒衝進急診室,6個月大的小寶到院時已全身冰涼發紫,沒有心跳呼吸,也量不到血壓,經過急救仍回天乏術。媽媽哭著說,睡覺前一切都好好的,不知一早起來會變成這樣子。細問之下才了解,原來媽媽為了讓小寶頭型好看、輪廓立體,所以從小寶出生後都讓他趴著睡,可能因此導致猝死,造成致命的照顧疏忽。
3歲大的小琪,還沒上幼兒園,某天早上媽媽在洗衣服及整理家務時,小琪吵著肚子餓,媽媽想說離開 5分鐘應該沒有關係,便趕快衝到樓下早餐店買早餐,回家時發現小琪竟跌入洗衣機中,送到醫院已回天乏術。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2017年國內 1歲以下嬰兒死亡共 772人,其中因事故傷害致死 59人(占 7.6%),嬰兒猝死症 23人(占 3.0%),這兩項就佔了一成(10.6%)的死因。擴大至0.12歲以下兒童的死因分析,在913人中亦有147人是因為傷害死亡,占 13.9%,其中超過 80%都是屬於非蓄意性事故,例如意外淹死溺水、意外墜落、意外燒燙傷或意外車禍等。
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李嶸醫師表示,這些不幸的案例都是因為照顧上一時的疏失,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林口長庚也統計了2005年至2016年這 12年間,6歲以下兒童到院不明原因死亡個案,結果發現共有115人,男童65人,女童50人,男童為女童的 1.3倍;而事故發生場所高達 85%都是在室內住所。進一步分析死因,其中嬰兒猝死症有 46人,高達 40%,為事故首要原因。其他原因除了疾病外,還包括創傷、兒虐、窒息、溺水、缺氧、火災和窗簾繩吊死等。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葉國偉醫師指出,國外有研究證實,20%的兒童死因是可以預防,而長庚兒少保護中心本次的研究則顯示,應該有更高的比例,達30%的6歲以下兒童死亡是可避免的,例如猝死、創傷、兒虐、窒息、溺水、缺氧、火災和窗簾繩吊死等。這些可避免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於照護者照顧上的疏忽,或是本身照護知識的不足。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5歲以下兒童死者中,有半數以上可藉由簡單可行的預防措施,來保障幼兒的健康與安全。長庚兒少保護中心也發現,其實有更多兒童雖然未致死,但也造成身體及心理不可磨滅的傷害。有鑑於此,長庚兒少保護中心醫師審慎票選出家長十大NG照顧疏忽行為,更精心製作了一部5分鐘的動畫,附上醫師的小叮嚀,提醒家長注意這些致命的疏忽行為。動畫將上傳在長庚兒少保護中心youtube頻道,及提供給相關單位或團體,為國內兒少保護盡一份心力。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醫師指出家長常見的十大照顧疏忽包括:
1.讓嬰兒趴睡
2.未妥適使用安全帶和安全座椅
3.藥物未適當儲放
4.未施打疫苗或未提供適當營養
5.獨留幼兒在浴缸泡澡玩水
6.誤食不安全的玩具
7.玩窗簾被拉繩勒住
8.窗戶沒安全鎖
9.戶外游泳戲水疏忽照護
10.廚房煮菜時的意外燙傷
針對這些致命的疏忽行為,長庚兒少保護中心醫師也提出呼籲,勿讓嬰兒趴睡;照顧者需時時關注嬰幼兒的舉動,勿因滑手機或聊天而忽視了兒童的安全;即使短暫的離開,也切勿獨留幼兒於屋內或車內。藥品或危險物品須放置高處,讓兒童無法取得。兒童搭車須繫安全帶或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乘坐機車也須戴合格的兒童安全帽。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將此「致命的照顧疏忽,家長十大NG行為」動畫,獻給全天下的家長及主要照顧者,共同努力避免兒童事故發生,希望多一分關注,少一次遺憾。
         
 
封面故事
看不見的隱形殺手「肺癌」無所遁形∼肺癌篩檢 LDCT 介紹
次世代基因檢測介紹
肺癌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新藥 tepotinib
肺癌精準治療新利器∼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醫學報導
羽球正夯∼簡介羽球相關運動傷害與新療法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您有自律神經失調嗎?中醫助您找回身心的平衡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的路
兒童醫療
新生兒小下巴、顎裂、呼吸道阻塞 簡介「皮爾羅賓症候群」的新型手術療法
本月主題
肺癌診治新進展
焦點話題
惡性腦瘤的創新希望∼類病毒奈米載體與基因靜默
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新觀念∼提早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