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卷第五期 108年5月1日發刊
終結肥胖重返健康∼體重管理面面觀
從生育觀點看體重管理的重要性
◎高雄長庚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 蘇鈺婷
前言
根據國健署2013到2016年的統計,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高達45.4%。我們都曉得肥胖會帶來許多的健康問題,例如心臟疾病及新陳代謝症候群。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孕也與過重有關,甚至孕婦體內胎兒的健康也會受到波及。
如何評估肥胖
世界各國均採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以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作為評估肥胖的指標。在國內,當BMI≧24即為過重、≧27是輕度肥胖、>30是中度肥胖而>35以上就屬於重度肥胖了。
為何肥胖發生率逐年上升
肥胖發生率的上升,主要跟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和日常活動不足有關。現代人生活忙碌,為了方便起見外食的族群逐漸增加,因此往往攝入過多高油、高鹽的食物以及含糖飲料。也因為交通運輸發達,「久坐」漸漸形成主要的日常活動。此外,肥胖者通常對自己的外觀感到負面的情緒,或因此受到外界攻擊,在種種壓力下有時反而使肥胖的程度更加惡化。
肥胖與生育
肥胖會干擾體內賀爾蒙的變化以及胰島素的阻抗,進而干擾排卵、降低懷孕的機會。因此,肥胖女性相較正常體型的女性來說,通常需要花更久的時間才能受孕,也更有可能被診斷為不孕症。不只針對女性,肥胖男性同樣面對相似的問題,包含賀爾蒙失調或性功能異常,此外,若因肥胖而衍生了內科疾病(糖尿病等),也會間接影響生育功能。
即便肥胖而不孕,只要接受試管嬰兒治療就能懷孕了?
也許有人說,現在人工生殖技術這麼進步,應該不用擔心吧!其實不是的,根據研究,肥胖的女性在接受排卵刺激療程中,需要花更多的排卵針劑量和較長的打針天數,而取到成熟的卵子也偏少;甚至會有較高的比例會因打針無效而取消療程。同樣的,即使受精卵發育到胚胎,肥胖的女性擁有品質差的胚胎比例也高於正常體型的女性。進一步的研究亦發現,肥胖也會影響女性子宮內膜的環境,進而干擾胚胎著床。
肥胖與懷孕
根據研究顯示,懷孕中的肥胖女性,有比較高的流產跟早產的風險,懷孕過程裡也較易合併高血壓或妊娠糖尿病等併發症,而懷孕後期的剖腹產率也比較高。
來自胖媽咪的新生兒
不只肥胖的孕婦屬於妊娠高風險,肚子裡的寶寶也多了以下風險:死產、身體先天性缺陷、出生體重過重和長大後有肥胖傾向等。
減重能改變一切
雖然肥胖會對生育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但好消息則是,透過減輕體重便能改善或避免以上這些情況發生。
以下有幾個方向可以努力:
● 運動
研究發現,進行人工生殖技術療程的夫妻,在有運動的族群的活產率是沒有運動族群的3倍。國健署建議國人每天運動量至少20分鐘,每週至少3次,且盡量以有氧運動為主,並達到「有點喘又不會太喘」的運動強度。
● 飲食
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減少總熱量攝取,其實吃進去的食物種類也很重要。現代營養學強調「地中海飲食」,即主食以蔬果五穀雜糧為主,肉類部分建議魚肉為主,並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取。一項研究比較美國與義大利的多囊性卵巢女性,發現美國族群的肥胖盛行率較高,也有較多的新陳代謝症候群;進一步探討,可能是義大利人偏好地中海飲食,即便跟美國族群的總熱量相比差不多,但種類上卻吃得更健康。
胃繞道手術
目前關於此「胃繞道手術」治療不孕症的研究較少,整體來說,原本不排卵的病人在接受手術後有71%會恢復正常月經;而多囊性卵巢的病人在接受手術成功減重後,大部分排卵功能恢復穩定,也擺脫了此疾病的困擾。
維持適當體重養成備孕體質
多項研究報告均指出,肥胖會影響受孕,假使進入人工生殖療程也有扣分的效果。因此建議有生育需求的夫妻,務必維持適當的體重。而過重或肥胖的朋友也不用灰心,透過專業的指導、飲食習慣的改變、增加運動量甚至經由專業醫師評估後以減肥手術來達到減重的目的,也有機會能成為良好的備孕體質。
         
 
封面故事
減重手術對減重及肥胖併發症的治療效果
糖尿病+肥胖=糖胖症
逆轉脂肪肝 健康減重是關鍵
從生育觀點看體重管理的重要性
肥胖對骨關節健康的影響
雷射針灸減重 安全有效不痛
減重手術的身心評估與追蹤
減重,讓美麗健康從「心」被掌握,Go!
減重手術後不可偏廢的營養管理
減重飲食個人化安全又健康
醫學報導
什麼!不抽菸也會得肺癌?!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中醫報導
告別脂肪肝
本月主題
百病胖為先,體重管理中心助您減重保健康!
焦點話題
長庚醫院製作動畫提醒家長顧童十大NG行為
警署護幼誓決心 防制兒虐動起來∼警政署長兒童節前夕醫院伴童慶佳節
中藥複方可改善化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