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醫學的未來趨勢 |
 |
◎林口長庚呼吸胸腔科主治醫師 陳濘宏 |
 |
 |
 |
睡眠醫學廣受重視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因為這一天是春分,白天開始漸漸比夜晚長,人類的睡眠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在此時全世界的睡眠專家也都會向大眾推廣睡眠衛生的重要性。 近年來筆者參與多個國際睡眠會議,有世界性大會、亦有深入的研究會議,個人深切的感受到全世界的睡眠醫學在近幾年,將會有重大的轉變。 再者,科技的進步,網路的普及,居家、穿戴裝置、精準醫學、人工智慧學習、大數據等的推動,國外許多先進的睡眠中心、大學或大師,都在尋找下一世代的睡眠醫學走向。 現況檢查的準確受質疑 過去在門診經常被病人問到,我到醫院睡眠中心睡不好,檢查的結果會不會不準?確實,在醫院睡眠中心的睡眠,當然與家裡不同,這對嚴重的呼吸中止症可能影響很少,但是對其他睡眠疾病而言可能就會有影響了。最理想的睡眠檢查當然是在家裡進行,這個問題也被睡眠醫學界注意到了,所以居家的睡眠檢查在未來將會漸漸風行。 他國檢查及照護的新進展 舉睡眠呼吸中止症為例,賓州大學榮民醫院系統為因應科技進步及節約經費,已經把所有的檢查及治療,都放在網路上進行。病人看過門診之後,院方將居家檢查儀器以快遞寄送到病人家中,利用網路,指導他們自行安裝檢查儀器,第二天再請快遞回收儀器。之後若醫師診斷為睡眠呼吸中止症,需要使用陽壓呼吸器,他們也是直接寄送自動陽壓呼吸器至病人家中,並附上詳細的使用說明。 病人使用中的壓力變化、中止次數、漏氣狀況及濕度、溫度等資料,都可經由網路回傳給醫師;甚至有的呼吸器廠商還提供醫師遠端遙控軟體,可以在辦公室就根據病人使用的狀況,改變壓力的設定。其他例如病人資料追蹤,提醒病人需要更換面罩或濾棉等,都可以經由網路提供,這樣能減少許多病人來回奔波、醫師診療的時間及等待檢查的時間及費用。 再以雪梨大學的附設醫院,皇家阿弗列德王子醫院為例,當他們診斷病人,例如漸凍人或脊椎損傷的病人,如需要長期使用睡眠雙陽壓呼吸器,除了第一次病人需要到醫院以外,其他都可以經由網路來進行呼吸器的壓力調整及資料的追蹤,除非必要,不會讓病人到院治療。 再以失眠的病人來看,幾個改變也是正在進行中。由於穿戴裝置的風行,睡眠監測已經成為許多穿戴裝置的必要功能,目前甚至有腕表號稱能協助提醒病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常常會拿著這些結果,與醫師討論他的睡眠問題。 因應這個變化,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也成立睡眠科技委員會,希望能經由學會公正的組織來幫忙驗證這些產品的正確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為應科技的進步及快速的變化,也認證九家科技公司(如APPLE、FITBIT、GARMIN等),可以走所謂快速通道,讓其產品可以快速進行認證及上市,這在未來也勢必改變睡眠醫學的型態。 針對失眠病人,有一項很重要的治療方式叫認知治療,過去病人必須每週到醫院進行1.5∼2小時的課程進行治療,現在病人可以利用app組成小團體,與心理師進行網路團體治療。 本院展望 總而言之,睡眠醫學正逐漸改變當中,而科技、網路及居家是趨勢。為因應這個趨勢,長庚睡眠中心近日也積極發展居家睡眠檢查,希望能幫忙解決病人等待檢查時間長達兩年的困擾。我們也主導成立睡眠科技委員會,希望能結合其他跨領域專家,一起解決民眾的睡眠困擾。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社服園地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長庚健康影音館 |
 |
 |
兒童醫療 |
 |
 |
本月主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