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卷第三期 112年3月1日發刊
精準電腦導航~眼窩手術新紀元
天氣冷颼颼!如何運動才安全
◎嘉義長庚復健科醫師 陳煒森 ◎嘉義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 謝煒基 校閱
  近年來氣候變遷明顯,今年1月13日,嘉義出現了入冬以來全台平地最低溫,僅有4.7°C。寒流一波波到來,不知台灣的冬天,屢破低溫是否會成為常態?
  天氣寒冷不是造成人們運動傷害的唯一因素。環境、衣著、營養、個人健康狀況、運動強度等因素,都可能在冷環境下影響人們運動,甚至造成傷害。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在冷環境下運動,並不會增加冷傷害的機會。但是在冷環境下,又加上潮濕、下雨或者風吹才可能造成全身或身體某部位溫度失衡,進而造成冷傷害。
  常見的冷傷害有低體溫、凍傷、非凍傷性冷傷害等。一般凍傷只會發生在人體組織溫度低於0°C時,而發生的位置多在冷空氣直接接觸的部位。如鼻子、耳朵、臉頰以及手腕等處。非凍傷性冷傷害通常發生在溫度介於0°C∼15°C間,台灣寒流來時,溫度差不多就落在此區間。而這類傷害發生的原因除了天氣冷外,還需加上肢體受潮濕這個因素,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所謂凍瘡。症狀的表現一開始會是肢體腫脹且麻木,肢體顏色會從一開始的紅色變成白色最後變成失血性的紺色;如果進一步惡化就會產生傷口。
  在冷環境下運動時,衣著方面建議分為三層:最內層(聚脂纖維或聚丙烯)以保暖為主,中層(刷毛或羊毛)可以提供初步隔離冷空氣,最外層最好穿著可供人體濕氣排出外界並擋風遮雨的材料。
  運動時應適時調整衣服的隔離性,減少流汗,並利用衣服的排氣口減少汗液聚集。除非下雨或風大否則不穿最外層。若運動強度增強時,須減少衣服的隔離性。
  此外,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氣喘的族群在寒冷環境下運動時需特別注意,運動壓力再加上冷環境壓力常使得疾病更容易發生,所以在天氣寒冷時須特別小心。
  以上建議可作為冷環境下安全運動的參考,畢竟有充足的準備,才能享受運動帶來的健康與喜悅。
         
 
封面故事
電腦導航眼窩腫瘤手術~更精準,更安全
甲狀腺突眼症的新福音~即時導航微創眼窩減壓術
精準重建眼窩~修復眼窩骨折之新利器
複雜性鼻淚管阻塞手術不迷航
醫學報導
有效而安全的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Statin類藥物
心靈點滴
睽違三年重啟海外義診~長庚顱顏團隊成功南向越南
中醫報導
橘子紅了~談柑橘屬水果於中藥的應用
養生文化村報導
人生從養生村重新開始
飲食營養
糖胖症之飲食管理
兒童醫療
後疫情時代爸媽們不解的心聲~免疫債
本月主題
精準電腦導航~眼窩手術新紀元
焦點話題
新南向重大突破~長庚醫院協同台灣生技醫衛廠商在馬國設據點落地深耕
2022年度榮譽事蹟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