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第三期 107年3月1日發刊
舒眠牙科治療
舒眠麻醉於兒童牙科的應用與限制
◎長庚醫院北院區兒童牙科系主任 莊麗娟 ◎林口長庚心臟麻醉科主任 陳俊宇 校閱
  我家寶寶牙齒蛀牙已經越來越嚴重,可是診所醫師要我等到寶寶3歲以後才能做治療,怎麼辦?
  在兒童牙科門診常常可以聽到父母焦慮地訴說不知如何讓孩子順利地接受牙科治療。的確,3歲前的孩子因為認知能力與控制自我行為能力還不夠成熟,無法充分了解語言意思與指令,也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沒辦法配合牙科治療。即使是3∼5歲的孩子也會因為焦慮和害怕而無法配合牙科治療,常常在門診治療時哭鬧不休。
  過去,兒童牙科醫師針對這些無法配合的孩子會採取一些方式,例如:行為誘導與管理,若效果不好,為了保護孩童安全避免在躁動中造成傷害,可能會使用約束板;或是使用全身麻醉,以麻醉藥物使孩童麻醉放鬆後,放置氣管內管提供麻醉氣體與氧氣,維持呼吸道暢通,再開始全口牙齒的治療。
  近年來由於麻醉的進步,使用標靶控制輸液(target control infusion,TCI)幫浦與兒童專用的模式,透過靜脈注射方式,依照孩童個別的生理差異,給予適當劑量的鎮靜藥物,控制麻醉深度於中度到重度鎮靜,讓孩童可以順利地完成兒童牙科治療。
  因為麻醉藥物較少引起噁心與嘔吐,且牙科治療後麻醉甦醒時間較短,可以很快恢復清醒,如同睡覺一般,故坊間稱之為「舒眠麻醉」。
  藥物副作用可能會引起呼吸抑制,特別是在孩童身上,所以必須依靠麻醉醫師的知識、技術與經驗,配合兒童牙科醫師團隊合作,使用進階監測呼吸狀況的儀器,如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器(End-tidal CO2 monitor)和喉頭呼吸音監測器(precordial stethoscope),將麻醉深度與呼吸狀況控制得宜,這些對孩童的麻醉安全非常重要。
  但是並非所有兒童皆適合接受舒眠麻醉,例如嚴重的顱顏異常(下巴過度短小)、複雜性先天心臟病、癲癇或是其他嚴重的系統性疾病,由於呼吸道較狹小或是身體狀況不適合,皆無法接受舒眠麻醉。
  由於舒眠麻醉不需放置氣管內管,必須靠兒童自行呼吸氧氣,因此健康兒童一旦有上呼吸道感染造成呼吸道阻塞時,也暫時無法接受舒眠麻醉,否則麻醉時藥物濃度高造成的呼吸抑制加上原來就有呼吸道阻塞,很容易會有無法順利呼吸的狀況,風險較高。
  此外,因為舒眠麻醉不需放置氣管內管,所以術後較不容易有呼吸道因插管造成的暫時性聲音沙啞、喉嚨疼痛、分泌物變多或是流鼻血。由於兒童呼吸道不容易維持,需要麻醉醫師非常仔細的照護,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須專注於照顧舒眠麻醉的病童,因此麻醉科醫師每次只能處理一位孩子的舒眠麻醉與呼吸道的維護。
  事前審慎的評估個案是否適合做舒眠麻醉,與麻醉團隊和進階的呼吸監測儀器來細心監控與照料呼吸狀況,可以有效降低舒眠麻醉風險。因此,建議選擇合法有經驗的麻醉團隊與兒童牙科醫師,可以使家長放心地讓孩子接受舒眠麻醉,達成完善的牙科治療,孩子也不再害怕看牙齒了。
         
 
封面故事
舒眠牙醫∼克服兒童看牙的恐懼
兒童看牙的 新選擇 與口腔保健新知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認識「兒童牙科舒眠麻醉」
鎮靜麻醉下的牙醫治療∼舒眠牙醫
新聞紀要
基隆長庚醫院與宜蘭縣政府攜手合作守護偏鄉學童
醫學報導
凍!手指發紫不是正常現象 可能是雷諾氏現象作祟
天氣冷颼颼!如何運動才安全
睡眠醫學的未來趨勢
特別報導
衝破生命的桎梏∼優質的燒傷護理
社服園地
活動花絮
心靈點滴
存在的一切
原來善終也是一種幸福
中醫報導
「飲食有節」∼淺談肥胖與第二型糖尿病的飲食習慣
養生文化村報導
謝恩師
長庚健康影音館
生產不簡單 減痛少負擔∼減痛分娩介紹
兒童醫療
髖關節發育不良與氣候的關係
本月主題
舒眠麻醉於兒童牙科的應用與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