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與運動防護員 |
 |
◎高雄長庚運動醫學整合照護小組運動防護員 陳毅桓 |
 |
 |
 |
兩年一次的世大運,今年很開心能在台灣舉辦,也很榮幸這次可以參與其中,以運動防護員的角色照顧選手,與選手一起同甘共苦創造佳績! 跟大家分享兩個小故事,讓大家可以有親臨現場的感覺!這次很榮幸可以服務男子排球隊,我想除了賽前的各種貼紮保護以及伸展外,最讓人動容的莫過於選手對我的信任。在世大運掀起的排球熱潮中,雙胞胎兄弟劉鴻敏、劉鴻杰人氣暴增,大家看照片(圖一)可以猜得出和我合照的是雙胞胎的哥哥還是弟弟呢?公布答案:他是哥哥-劉鴻敏。 鴻敏的球齡從國小到現在研究所畢業也十幾年了,身上也累計大大小小的運動傷害,也有一些不可逆的運動傷害,如跳躍膝-脛骨粗隆凸起,那會造成運動力學的改變,只要密集訓練就容易發炎。再來就是手腕的貼布固定,因為排球需要攔網這個動作,等於是把手伸出去讓球打,也很容易造成手指、手腕關節挫傷甚至手指及手掌骨頭骨折的問題。鴻敏也在一次的攔網中讓手腕受傷了,造成往後每次訓練及比賽都需要使用貼布固定加壓,手腕才能正常使力及扣殺。 比賽期間,他都會請我在他的手腕貼紮上寫著「NEVER GIVE UP」(永不放棄),目的是希望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發揮最佳的運動精神,不放棄任何一顆球,在球落地前永不放棄,這是多麼令人動容的情操及信任感!這也是擔任運動防護員最重要的成就感!鴻敏沒有放棄自己熱愛打排球這件事情,也很希望自己能夠在這次世大運為台灣爭光,而最棒的運動員精神就是永不放棄~NEVER GIVE UP! 第二個分享的故事是運動醫療團隊「合作力量大」的故事。這次的羽球男子單打王子維獲得金牌,真的不容易。子維(圖二)是長庚醫療團隊長期協助的選手,平時由我照護居多,但在世大運前的某一次訓練中扭傷了膝蓋,傷勢其實不輕,可能到需要放棄比賽的程度。但是有林瀛洲醫師及防護員陳盈璇的協助,以及防護員們平時互相分享的照護經驗,就這樣集結大家「NEVER GIVE UP」的力量,加上子維本身也發揮出最佳運動員精神,金牌就是大家一起共享甜美的勝利果實! �b運動防護員的角色 防護員被定義為專業的健康照護人員,具有運動傷害之預防、辨別、處理及復健的能力,並擔任運動團隊與醫學群醫療單位之間的橋樑。當選手受傷時,防護員可在第一時間評估傷勢並做緊急的處理,並協助選手、教練及家長處理就診事宜,並可透過平時觀察選手訓練之動作,搭配其所學之人體解剖、肌動學及生物力學等概念,給予個別化的傷後運動治療計畫,讓選手完整達成每一階段的復健時程之要求,並且縮短回到運動場上的時間。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中醫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愛無國界 |
 |
 |
兒童醫療 |
 |
 |
本月主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