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來不易的世大運女籃銅牌∼與有榮焉 |
 |
◎桃園長庚中醫部主治醫師 楊政道 |
 |
 |
在上半場最多曾落後高達17分的情況下,堅持奮戰到底的中華女籃最終在與俄羅斯的銅牌戰挺下勝利。在列強環伺與身材極度劣勢的情況下,寫下屬於中華女籃與臺灣的驕傲。 一個獎牌的成就,需要各方條件的配合堆砌而成,不論是天時、地利與人和,所有主客觀條件的充分配合而來。包含選手奮戰不懈的精神,將女籃團結在一起的Wagner教練,以及場邊不停為中華健兒打氣鼓舞的最佳第六人-觀眾。 而在醫療部分,今年五月在台北世大運醫療長林瀛洲醫師與中華民國大專體育總會的託付之下,便開始積極地參與本次世大運女籃的集訓過程,與運動防護員廖偉伶共同完成醫療防護的這一塊拼圖。 三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確實能從提前的介入與參與中,找出選手在訓練上所面臨的瓶頸,以及緩解長期以來累積的疲勞性運動損傷,從而協助他們運動技能與表現的提升。這些賽前的調整是否到位,直接決定了賽會期間選手的狀況,因此必須是紮紮實實地,但卻是相當容易被忽視的一環。最重要的是,賽前這個時期能做的調整是賽會期間無法做的。雖然中醫有許多觀念與現代防護有些抵觸,但總能在「以選手為中心」的前提,找到最適合的路。也很感謝選手、教練與偉伶的信任,以及林瀛洲醫師不時提供寶貴的意見。 如果還有什麼需要檢討的,應該就是背靠背(連續兩天作戰)打澳洲的比賽,因為前一天對抗加拿大長人陣的強度,讓大家在打澳洲時腳步明顯沉重,投籃力道也多顯不足,如果這部分能夠讓選手恢復的更即時,我們真的很有可能挺進金牌戰。對我來說,也是個寶貴的經驗。背靠背比賽的疲勞恢復對激烈的團賽一直是個難題,卻也是身為重要後勤的醫療團必須面臨的挑戰。 有幸參與對台灣有著重要意義與成果的2017台北世大運,並能奉獻棉薄之力,除了沾光以外也是與有榮焉。最後要謝謝中華女籃在世大運帶來這一系列團結民心,激勵人心的比賽,看著會旗緩緩上升的那一幕真的好感人!爆滿的台北小巨蛋場景,是在里約奧運連美國夢幻藍球隊出場都沒有的陣仗,震耳欲聾的加油聲,絕對是中華健兒們奮戰不懈的最佳動力。女籃選手們都很努力,也很可愛,也請大家在女子超級籃球聯賽(WSBL)繼續入場支持他們,為他們繼續加油!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學報導 |
 |
 |
特別報導 |
 |
 |
中醫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愛無國界 |
 |
 |
兒童醫療 |
 |
 |
本月主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