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卷第三期 112年3月1日發刊
精準電腦導航~眼窩手術新紀元
憶往迎來、承先啟後∼針傷科永續發展之道路
◎長庚北院區中醫部針傷科主任 楊建中
林口長庚1996年成立中醫部(當時部主任為林宜信醫師)即開辦針傷業務,首任針灸科主任孫茂峰醫師,骨傷科主任楊哲彥醫師。開創之初針灸科及骨傷科主治醫師僅有3位,之後再陸續招募至6位,並開始招募住院醫師,標榜中、西醫雙軌訓練制度,訓練期長達6年(為3+3年制) 此時服務業務以健保門診為主,服務項目同時以會診形式服務西醫住院病人。

隨者科內人數增長,針灸科及骨傷科組成針傷部,首任針傷部主任為孫茂峰醫師,針灸科科主任由黃益祥醫師接任,黃益祥醫師後轉調嘉義長庚中醫科首任科主任,此時首批外訓西醫專科訓練醫師何鐘德、陳俊嘉及筆者完成神經內科次專科訓練歸隊中醫針傷部,同年2000年3位醫師亦同時通過台灣神經醫學會專科醫師考試取得神經內科次專科醫師證書,是首批中醫部完成西醫次專訓練的醫師。之後由於考量訓練時程太長等因素,訓練制度曾改成(3+1)制,目前則是配合國家政策,改成以中醫負責醫師訓練制度為主軸的(2+2)制。

制度轉換期間長庚醫院及長庚大學均開始進行兩岸中醫交流活動,於孫主任到薛宏昇主任這段期間是兩岸學術交流最密切的時期,每年針傷科都會邀請大陸教授來院教授專業知識,受邀來台的大陸針傷領域翹楚包括王岱教授、盧鼎厚教授、傷科孟和教授、盛燮蓀教授、周德安教授、鄭魁山教授嫡傳方曉麗教授、管尊惠教授、張晉教授、田維柱教授、沈光教授、詹紅生教授、董亦明教授、趙曉梅教授、李逸群主任等,著實對於本科專業能力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科醫師亦前往上海、天津、南京、北京、甘肅等地進行學術交流與學習,隨著醫療服務的需求及擴張,在孫茂峰醫師的帶領下開創健保照護試辦計畫,提升中醫服務的品質及量能,包含小兒腦性麻痺日間照護、小兒氣喘優質照護計畫及腦中風會診照護計畫,目前已經擴展出許多子計畫,涵蓋一般門診優質照護計畫及急診會診照護計畫,同時疾病種類也延伸到腦傷、脊髓損傷後遺症、腫瘤、慢性腎病等。

隨著西醫住院腦中風會診服務量上升,本科考量提升服務品質隨即開立專門服務此類病人的優質會診門診,專職照護此類病人,成效頗獲好評。同時為了病人急性後期的住院醫療需求,中醫部在前楊賢鴻主任帶領下,2006年於桃園長庚8樓開辦中醫住院病房首任病房主任由筆者擔任,提供腦中風、脊髓損傷及腦傷復原期的照護,目前擴展至放射治療及化療的癌症病人照護,近期有骨傷科團隊針對骨折及關節置換等術後照護加入新血,目前中醫住院為自費醫療業務,由疫情前超過9成的占床率可以說明本單位的服務品質。同時感謝護理同仁一路的協助尤其是歷任護理長淑瓊、雅惠及現任秋美的幫忙達到最優質的服務品質。

另外中醫特色門診在現任黃澤宏部主任帶領下亦是蓬勃發展,提供癌症、腦傷及各類疑難雜症病人更為優質的醫療照護,目前針傷科共有16位學有專精的主治醫師,專長遍及各個不同領域,照護範圍也早在數年前走出醫院,延伸到偏鄉(桃園市復興區),近期也加入居家醫療服務,期望我們針傷科的努力能使病人獲得更好的生理、心理及心靈的健康。
         
 
封面故事
電腦導航眼窩腫瘤手術~更精準,更安全
甲狀腺突眼症的新福音~即時導航微創眼窩減壓術
精準重建眼窩~修復眼窩骨折之新利器
複雜性鼻淚管阻塞手術不迷航
醫學報導
有效而安全的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Statin類藥物
心靈點滴
睽違三年重啟海外義診~長庚顱顏團隊成功南向越南
中醫報導
橘子紅了~談柑橘屬水果於中藥的應用
養生文化村報導
人生從養生村重新開始
飲食營養
糖胖症之飲食管理
兒童醫療
後疫情時代爸媽們不解的心聲~免疫債
本月主題
精準電腦導航~眼窩手術新紀元
焦點話題
新南向重大突破~長庚醫院協同台灣生技醫衛廠商在馬國設據點落地深耕
2022年度榮譽事蹟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