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卷第九期 111年9月1日發刊
新創科技促進婦女健康
告別乾澀不適的生活∼女性陰道雷射
◎林口長庚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 林益豪
林女士是個60歲左右的家庭主婦,幾年前更年期之後,便反覆經歷過多次泌尿道感染和持續陰道感染的症狀,子宮頸抹片檢查每次報告的結果都是發炎,令她十分困擾,最近也因為陰道乾澀問題而對房事產生畏懼,診所醫師建議她使用賀爾蒙藥物治療,但她因為乳房有結節硬塊需要在一般外科門診追蹤,擔心賀爾蒙使用對於後續追蹤會有影響而作罷,最近聽說本院引進陰道雷射治療便來諮詢,經由醫師解釋後她便接受陰道雷射治療,治療完後陰道乾澀不適症狀已經緩解,反覆性生殖泌尿道感染也有所改善,甚至偶而咳嗽打噴嚏時會漏尿的症狀也有所緩解,林女士覺得她的人生又再次充滿了希望。
女性的陰道黏膜層在結構上分為2層,最表層由非角質化的多層鱗狀上皮細胞組成,富含肝醣成分,陰道內正常的乳酸桿菌會將其內的肝醣代謝成乳酸,讓陰道維持酸性環境,此將不利於其他細菌或黴菌生長。黏膜層下層是固有層,包含許多彈性纖維和血管,陰道本身並沒有腺體可以滋潤陰道,濕潤的陰道壁主要是藉由血管內的水分滲透出來而形成。更年期或缺乏女性荷爾蒙的婦女(乳癌患者、哺乳期婦女、卵巢切除婦女等)因為缺乏女性荷爾蒙,會造成陰道黏膜萎縮,其中肝醣減少會導致乳酸桿菌數量減少,陰道酸性環境便無法維持,因而造成陰道反覆感染,而黏膜下血管減少會使陰道滲透液的量跟著降低,導致陰道乾澀。
雷射治療是最近幾年才開始應用在婦科方面,傳統雷射治療主要是將雷射打在臉上,藉以美白皮膚,而陰道雷射藉由特殊的探頭將雷射打在陰道壁上面,利用水分氣化的原理瞬間讓局部組織達到大約攝氏60.65度的溫度,這種熱效應會造成組織內膠原蛋白和血管的新生,因而讓陰道黏膜層增生變厚,黏膜層肝醣和陰道內乳酸桿菌數量隨之增加,進而改善感染問題;另一方面因為黏膜下血管增生,陰道也會變濕潤。此外前陰道壁內的尿道尿道壓增加,因而可以改善輕度的尿失禁。目前市面上陰道雷射的種類主要分為二氧化碳雷射和鉺雅鉻雷射,二氧化碳雷射因為波長較長,在組織內可以達到的深度較深,但相對地對組織的傷害可能也較大;鉺雅鉻雷射因為波長較短,在組織內可以達到的深度較淺,無法深入治療的結果可能效果會較差。目前新開發出一種蜂巢式的二氧化碳雷射,因為能量被分散開來,所以兼具以上兩種陰道雷射的優點。
根據許多國內國外知名期刊所發表的論文,陰道雷射對於輕度的尿失禁、更年期引起的陰道萎縮、陰道反覆感染、性交疼痛不適、陰道鬆弛等都有不錯的效果。陰道雷射治療的一個療程建議每隔1個月做1次,連續做3次,效果大約可以持續6個月至1年以上,每次治療的時間大約是10分鐘左右,在門診就可以治療。治療前會先用生理食鹽水清潔陰道及稍微使用局部麻醉的潤滑凝膠塗抹,治療當中在陰道近端處的時候一般沒有特別的不舒服感覺,只有在陰道遠端處接近陰道開口的時候可能會有稍微熱熱的感覺,不過治療能量隨時可以調整,一般不至於會有疼痛感。治療完後2.3天內陰道可能會有輕微的分泌物或出血,治療完一星期內避免有性生活,8成的病人治療後皆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衛福部同意陰道雷射治療可用於婦科治療,但目前健保並不給付,屬於自費治療項目,婦女民眾如果有持續性陰道感染、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私密處乾澀不適等問題,可至門診與醫師討論,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
         
 
封面故事
有「聲」無「息」的母胎健康威脅∼睡眠呼吸障礙
告別乾澀不適的生活∼女性陰道雷射
疫情之下的母胎醫療
女性生育能力保存的未來發展
醫學報導
當運動員面對心理輔導∼精神科醫師的第一手觀察
心靈點滴
長庚「運轉手」的防疫日常
中醫報導
中醫參與運動醫學
飲食營養
喝的醣類∼燕麥奶
兒童醫療
寶寶的「蛋蛋」不見了∼談隱睪症
本月主題
新創科技促進婦女健康
焦點話題
千里「醫」線牽∼健保署攜手林口長庚用愛守護復興區20年
急診醫學領航者∼台北長庚黃集仁院長榮獲衛生福利專業獎章
窈窕女背部長出罕見「巨蟲」∼基隆長庚整合治療助其重獲新生
大隻雞慢啼? 當心寶寶是遲語兒
「日頭赤炎炎」 防曬「顧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