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醫」線牽∼健保署攜手林口長庚用愛守護復興區20年 |
 |
◎林口長庚管理部 |
 |
 |
 |
 |
 |
為了強化並提升偏鄉醫療的可近性,中央健康保險署積極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簡稱IDS計畫)。今年8月5日健保署與林口長庚醫院攜手舉辦「全國山地離島偏鄉醫療觀摩會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承作桃園市復興區IDS20週年慶祝大會」,由健保署各分區業務組及全國IDS承作團隊共同見證林口長庚醫院於桃園市復興區深耕20年的豐碩成果,林口長庚醫院更同時展示運用於山地偏鄉之心電圖量測結合AI預判心肌梗塞、中風風險、死亡風險等醫療科技應用,輔助偏鄉的醫師在有限資源下更精準處置,加速搶救病人效率。此外,觀摩會也邀請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雄義大醫院、連江縣立醫院、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花蓮慈濟醫院等承作IDS團隊,分享離島及山地鄉全人整合照護執行成效。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在會中感謝逾20年來各IDS計畫承作團隊不辭辛苦,挺進山地離島地區提供醫療服務,隨著近3年國內COVID-19疫情起伏,更突顯發展遠距醫療的重要性,許多IDS計畫執行團隊亦已投入到提供遠距醫療服務的行列,利用醫療科技,突破距離的限制,實現在地就醫、在地治療,病人不移動之醫療服務。他也期許,未來更多山地離島地區民眾可享受遠距醫療服務的便利,健保署也將持續投入偏鄉醫療照護資源,並結合資訊通訊的發展,提供偏鄉民眾更完善、更便利、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任委員也表示,都市裡隨處可見診所和藥局,看病拿藥非常容易,但偏鄉居民要就醫或檢查卻是路途遙遠,極為不便。因此林口長庚醫院承諾「『長』繫復興,『庚』續四季」,未來將持續推展復興區IDS計畫山地醫療服務項目及服務範圍,讓更多民眾受惠,也期望打破地域限制及縣市區隔,結合其他縣市地區之醫療資源,締造偏鄉區域聯防遠距醫療網絡,落實關懷偏鄉行動,讓偏鄉居民就醫更為便利。 林口長庚醫院自2002年加入復興區IDS計畫,20年來持續提供桃園市復興區山地偏鄉居民就醫可近性、需要性及連續24小時醫療服務與緊急後送就醫,並陸續增加次專科服務、整合在地醫療資源推動預防保健並深入部落,每年服務量超過10,000人次。自2019年起,在行政院「守護偏鄉醫療,運用智慧雲端科技,創新健保服務」指導方針下,林口長庚醫院隨即與健保署合作創新山地醫療服務模式,於復興區的「華陵整合醫療站」,提供各專科遠距醫療駐點服務,利用設置於華陵醫療站的醫療五官鏡、超音波檢查裝置及手提式遠距醫療箱等遠距醫療設施,各專科醫師在醫院內即可清晰的觀察到在華陵醫療站就診病人的病灶,並即時提供用藥或重症轉診醫囑,讓病人不用下山也能接受專科的醫療服務;目前在每日上下午時段已提供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等專科會診,未來會診科別將擴展至心臟內科、腸胃科、神經內科、胸腔科等科別,持續用愛守護復興區居民的健康。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中醫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兒童醫療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