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卷第七期 110年7月1日發刊
頂尖與基層運動員的靠山∼長庚運動醫學整合照護團隊
中醫四季養生保健
◎桃園長庚中醫針傷科主治醫師 張適安◎長庚體系中醫醫療發展召集人 黃澤宏 校閱
中醫基本的養生觀念
中醫的養生觀念建立在「天人合一」與「上工治未病」。「天人合一」指的是遵循自然界的四時變化規律,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上工治未病」指的是「預防勝於治療」。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針對可能導致疾病的原因,採取預防措施,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所以我們強調順應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使人體陰陽平和,保持生命健康活力,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以下為大家介紹四季的中醫養生保健法。
春天養肝顧護脾胃
春天,天氣不穩定容易導致傳染病增加,中醫觀點認為是由風致病,而「風」這個外來的致病因素的特性又會引起其他如濕、寒、熱等外在環境致病因素的入侵,進而引發感冒、頭痛或關節炎。春天又因雨水多濕氣重,進而影響脾胃功能。
春季具有向上、溫煦及推陳出新的力量,所以在養生保健上,宜養肝以助於增強免疫力。養肝建議要在晚上11點前入睡,並配合春天陽氣萌發早起運動,透過太陽吸收陽氣。
調養肝,首重脾胃強健,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消化功能正常,飲食吸收能成為抵禦外邪的能量,肝也能得到滋養,可以喝四神湯調整腸胃機能,健脾又能幫助消化。
夏天養心去濕消暑
夏季的濕與熱,是影響健康的主因,容易出現皮膚問題如濕疹及腸胃問題如腹瀉等狀況。此外,夏日暑氣過盛,也容易心浮氣躁,暑氣容易耗損人的體液而出現疲倦、口乾和四肢乏力等症狀。
因此,夏天要養心,並袪濕以消暑。可以練習靜坐讓心不煩燥,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舒爽時適度運動,讓身心安定下來。在飲食保健上,綠豆、蓮藕、白朮、薏仁和茯苓等中藥材有利濕效果,平時可以飲用蓮藕湯或綠豆薏仁湯等,對於排解夏季濕熱很有幫助。另外,為避免增加腸胃負擔,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
秋天養肺滋陰潤燥
秋天氣候偏向乾燥,容易耗氣傷陰,最易影響呼吸系統,患有支氣管炎、哮喘、鼻炎等呼吸道問題或過敏疾病者要小心復發,日常起居應注意保暖防寒,不熬夜,減少體內陽氣耗損,早睡以儲存陽氣;在飲食上可以吃點梨子、銀耳和蓮子等以滋陰潤燥,少吃瓜果等涼性食物避免傷脾胃陽氣,且要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燥氣。
冬天補腎保暖養藏
冬天是四季中最關鍵的養生時刻,中醫認為冬天養腎保暖可使身體氣血充盈,不僅能安度冬天,也能儲藏明年的精氣活力。傳統習俗有「立冬進補」,一般會習慣吃溫熱的藥材,如羊肉爐、麻油雞或者薑母鴨等藥膳。如果體質偏熱的人,則不可吃太燥熱的藥材,否則可能出現青春痘、嘴破、流鼻血或便秘等上火症狀,即使是屬於寒底的人,也不適合過度進補,切記進補需根據體質而進行。若有感冒發燒、喉嚨腫痛,或是正值生理期的女性,建議暫緩進補。
在飲食上少吃烤炸食物。可多食用黑白木耳、黑豆、山藥、雪梨滋陰外,也可選用栗子、棗子、黑芝麻和核桃等滋補腎氣。冬天陽氣不足,宜早睡晚起,避開清晨的嚴寒,顧護陽氣;另可以睡前泡腳,引氣下行,不僅可以刺激血液循環,也可強健臟腑功能、幫助睡眠。
預防感冒穴道按摩
一、合谷穴:手掌張開,在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間偏向食指側的地方,按之痠脹,即是合谷穴。合谷穴具有疏散風邪、清泄肺氣等功效,也可提升免疫力,無論是流感、感冒或發燒,也都可以按壓合谷穴。
二、曲池穴:位於手肘橫紋末端的凹窩處。曲池穴具有祛風、解熱的特性,除了感冒頭痛、皮膚疾患,也能調整腸胃功能,為強壯穴之一。
三、風池穴:位於頸後區,枕骨下髮際凹陷處。風池代表此處易感受冷風而導致感冒,按壓方向須往對側的眼睛方向按壓。可紓解頭脹、頭部沉重或暈眩感,也能減緩肩頸僵硬、鼻塞及眼睛脹痛,特別適合緩解感冒症狀。
中醫養生茶飲
此外,也可使用中藥茶飲來調節並穩定免疫系統,以達到預防疾病之效果。如益氣飲選用中藥黃耆、防風、炒白朮、甘草,桂枝、桑葉、薄荷及生薑,可以祛風寒及除濕氣,清熱解毒並有提升正氣之效果,對於預防病毒性感染有幫助。
         
 
封面故事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的溝通橋樑∼運動防護師
運動員用藥不踩雷∼長庚運動藥師深耕校園推廣運動禁藥觀念
選對營養補充,運動生涯再登高峰!
心情好身體好∼談運動員的心理健康
運動場也是我們的診療室∼運動醫學醫師
醫學報導
新冠肺炎疫苗之二三事
特別報導
嘉義長庚「農村、漁港、照護好」
拒絕醫療暴力∼談新冠肺炎病人心理照護
心靈點滴
用心,心感動
中醫報導
中醫實證輔助肺癌治療∼副作用更少、病人存活更久
長庚健康影音館
中醫四季養生保健
焦點話題
長庚醫院擴大提供視訊門診服務
快速因應疫情,長庚醫院全面推動QR code院內實聯制
罕見子宮角異位懷孕 選擇性減胎母子平安
如何區分小兒感冒與過敏
土城醫院邀藝術家設「心療癒走廊」 童趣彩繪舒緩癌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