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第四期 113年4月1日發刊
肺癌診治新進展
長庚撥款擴大兒少保護
◎林口長庚兒童加護病房主任 夏紹軒
  5個月大的小潔失去意識,經外院電腦斷層診斷為右側硬腦膜下出血,轉診到本院急診,女嬰父親說可能是午睡翻身時,手肘不慎擊中小潔頭部所致。醫師診療後發現,小潔瞳孔不等大且對光反射微弱,立即會診腦神經外科醫師,隨即執行腦部減壓手術並移除血塊;同時會診眼科醫師發現,雙側眼底視網膜出血,符合所謂「嬰兒搖晃症候群」,立即以「受虐性腦傷」通報家暴防治中心,術後於兒童加護病房照護,穩定後轉出至普通病房治療後出院,後續於兒童神經內科門診追蹤,預後為「腦性麻痺」。
  約1年後,小潔1個月大的妹妹小美,經診所轉診到本院急診。女嬰父親主述,2天前發現小美活動力差且嗜睡,所以將她抱起上下用力搖晃。經醫師診療後發現,小美情況與小潔相同,因此立即通報家暴防治中心。目前小美持續復健,希望中樞神經能恢復。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兒虐通報自1997年19,147人次,成長至2016年之54,597人次,近20年來增加近3倍之多。林口長庚過去致力於對弱勢兒少的關懷工作,不僅在醫療、通報、教育、保護方面全力以赴,更深入探討、研究、分析兒少保病例,希望藉此發現趨勢、找出癥結、進而翻轉困境!
  兒保小組分成幾個群組分別研究,其中率先完成,獲得世界級【醫學】期刊刊登的有兩篇:(1)台灣「兒少保護示範中心」處置介入兒少虐待疏忽防治服務成果分析,(2)因「兒少不當對待」入住加護病房「危重症病童」之流行病學與臨床分析。
兒少重大發現
●兒少保護小組的成立與介入,確實可以增強對兒少保護不當對待病例的通報。
●本院兒少保護不當對待病例,以0∼6歲的嬰幼兒居最大宗,達82%;這些嬰幼兒受虐傷的部位,以頭部、腦部居多,約佔60%。
●兒少保護不當對待病例各年齡層均以男性稍多,但是青春期以後(12∼18歲)女性陡增,原因是性虐待案件增加。
●通報場所以創傷急診最高,其次兒童內科急診,門診最少,不足2%。
●2001∼2015年,因「兒少不當對待」入住加護病房之「危重症病童」遽增5倍之多,目前平均每個月有5位兒少保病例入住加護病房。
●「兒少不當對待」之「危重症病童」也以嬰幼兒最多,達85%;傷病部位也以腦傷為最多,達57%。
●危重症兒保病例60%須接受手術治療,其中神經外科手術(開腦)達30%,預後「死亡」達10%、「重殘」26%。
  林口長庚自創院以來,即重視對弱勢兒童的服務,2009年起就開辦針對育幼院兒童的「懷幼計畫」,2012年起,就有「兒保小組」的運作,2014年獲衛福部「醫療機構建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模式計畫」補助,成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示範中心」以後,每年平均通報疑似兒虐及疏忽兒少約400例,積極召開兒少保護小組工作會議與個案討論會、教育醫事人員、國際研討會及美國教授客座。
  林口長庚的努力獲得國家及社會各界肯定,屢蒙嘉獎,2016年衛福部「兒少保護小組品質成效獎」、法務部「犯罪被害人保護有功團體」與2017年現代婦女基金會及李昌鈺博士頒發「協助破案有功醫院」。近兩年,本院兒保團隊接受委託,進行「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計畫。分別以「兒童虐待之現今困境與解決之道」、「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建言」為主題進行,舉行焦點團體專家會議與公開大型研討會。
  有感於兒少保護工作不能滿於現狀停滯不前,因此特別由社服基金撥款730餘萬元,擴大推進兒少保護工作,除了原來兒保小組編制與工作外,更決定在長庚醫療體系全力支持下,往兒少保護治療與教育防治中心發展。
2018年兒少發展方向
●整合推動兒少保護門診。
●受虐兒少心理衡鑑與治療。
●培育兒保教育師資。
●社區(幼兒園、褓姆、學校)兒保教育。
●醫事人員兒保司法教育(蒐證、筆錄、作證、測繪)。
●社工、公衛人員兒保教育。
●司法檢警人員兒虐醫學教育。
●結合區域內各區域地區醫院兒保小組雙向合作,建立兒少保護網絡平台。
●編纂本土性的兒保教材。
●全國巡迴教育。
         
 
封面故事
看不見的隱形殺手「肺癌」無所遁形∼肺癌篩檢 LDCT 介紹
次世代基因檢測介紹
肺癌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新藥 tepotinib
肺癌精準治療新利器∼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醫學報導
羽球正夯∼簡介羽球相關運動傷害與新療法
心靈點滴
護理,始終是那連結的橋樑
中醫報導
您有自律神經失調嗎?中醫助您找回身心的平衡
養生文化村報導
養生村的路
兒童醫療
新生兒小下巴、顎裂、呼吸道阻塞 簡介「皮爾羅賓症候群」的新型手術療法
本月主題
肺癌診治新進展
焦點話題
惡性腦瘤的創新希望∼類病毒奈米載體與基因靜默
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新觀念∼提早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