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卷第九期 104年9月1日發刊
腦中風中心專刊
對比劑
◎林口長庚影像診療科主治醫師 傅真如
對比劑(Contrast medium)是指在醫學影像檢查下所用使用的藥劑。依進入人體的途徑可分為最常見的口服及血管內注射兩種,其目的是增強組織間的對比,提高影像診斷的敏感度及正確性。
口服對比劑可分不可溶性的鋇劑及水溶性的對比劑,前者常使用於消化道攝影,後者則使用於電腦斷層或特殊目的的消化道檢查。口服對比劑可能造成的不良反應包括便秘、腹瀉、噁心及嘔吐。也有極少數的病人會發生蕁麻疹或其他過敏反應。口服對比劑的不良反應一般較輕微會在幾天內自行消退。
血管內注射的對比劑目前臨床上常使用的可分為兩類;含碘對比劑(使用於電腦斷層及X光特殊檢查)及含釓對比劑(使用於核磁共振)。這兩種顯影劑主要都是由腎臟代謝,如果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注射含碘對比劑後有可能引起腎病變,注射含釓對比劑後可能會引發腎因性全身纖維化病變,因此在進行此兩種血管內注射對比劑前都必須先抽血評估患者的腎功能再決定是否適合注射。而血管內注射對比劑的不良反應,從輕度的例如噁心、吐蕁、麻疹以至於重度的昏迷、休克都有可能發生。目前並無文獻証實事前低劑量測試是有效的,不過如果有中重度不良反應史的患者可給予事前投藥來降低不良反應的機率。
         
 
封面故事
真正傷腦筋∼長庚醫院腦中風中心使命
搶救腦中風之黃金三小時
認識頸動脈狹窄
缺血性腦中風的初級與次級預防
復健治療不延遲∼談腦中風後復健與失能的照護
新聞紀要
八仙樂園發生塵爆事件剪影
乳癌病友座談會紀實
「登峰造極、再創三十」
為台灣發聲∼2015年消化系領袖精英培訓營活動報導
醫療時論
腦中風治療的現況與展望
醫學報導
淺談皮瓣手術
養生文化村報導
退休新「視界」
病人安全
建構病人檢體正確性資訊作業平台
飲食營養
銀髮族營養與照護
白話醫學
藥物過敏基因
長庚健康影音館
三維顱顏影像應用於正顎手術矯正治療之診斷與計畫
兒童醫療
關於蛀牙∼身為父母親應該知道的事
增刊目錄
經皮膽囊引流術
對比劑
磁振關節造影術
顱底病灶組織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