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卷第九期 104年9月1日發刊
腦中風中心專刊
「登峰造極、再創三十」
◎基隆長庚社服課社工管理師 賴慶芳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為了歡慶30週年,舉辦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其中最具挑戰性的活動,就是程文俊院長號召同仁組成的「基隆長庚玉山登峰隊」,我們要登上東北亞第一高峰「玉山」,與玉山國家公園共同歡慶30歲生日,並於玉山主峰宣示再創輝煌30,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寫下歷史性的一頁。
幸運之神降臨、興奮與忐忑交雜
因為玉山有承載量限制,每天僅開放92人登玉山,想要登玉山除了體力,還需要很多運氣。我們第2小隊很幸運的被告知抽中了,然而14位成員中卻有8位是百岳新手,這可讓領隊郭李堂醫師感到憂心忡忡了。郭領隊事前集結大家召開行前會,詳細的幫大家上登山常識課程、細心的為每個隊員檢視登山裝備、指導大家如何打包減輕身體負荷,出發前還特地帶隊員去七星山作行前訓練,就為了順利完成這次的登山創舉。
5月7日中午在同仁們英雄式的送行下,隊員帶著滿滿的祝福及些許忐忑不安的心情出發,夜晚在「東埔山莊」皎潔的明月與滿天星空下,同仁們有感而發地說:「自己有太長時間都沉浸在忙碌的生活中,沒有好好放慢腳步接觸大自然了,這一刻宛如夢幻,卻又如此的真實。」
百岳新手挑戰玉山前峰
郭領隊對基隆長庚玉山登峰隊深具信心,此行直接安排隊員攻下兩座百岳,一座是玉山前峰,另一座是玉山主峰。隊員們沿著蜿蜒山路來到2.7公里前峰登山口,登山口至峰頂雖只有800公尺的路程,但卻要垂直爬升400多公尺,面對許多山友望之卻步的玉山前鋒(標高3239公尺),我們沒有猶豫退縮的念頭,憑著一股傻勁以及對領隊的信任,戴上手套輕裝備一路仰面上攻→之字坡→箭竹林→巨石乾溪溝,大家終於真實體驗到什麼叫做「爬」山,手腳並用到了最後一段巨石堆,巨石塊落差極大稍有閃神就會墬落摔傷,程院長專注攀爬甚至雙腳抽筋,所幸在同行復健科醫師的照護下,加上院長本身的堅強意志力繼續挺進,跟我們一起征服了新手不建議挑戰的玉山前峰。
因為攀登前峰體力耗費不少,加上紅霞颱風帶來的雨水,此段上坡路走起來特別辛苦,塔塔加鞍部到排雲山莊8.5公里怎麼感覺永遠走不完?一位團員苦笑說:「終於體悟對登山者而言,體力並不是最重要的,當你每天必須徒步8∼10小時以上,雙腳早已麻木、體力不堪負荷、腦袋一片空白,剩下的意念…就僅僅是堅強的意志力!」
腳程差異讓玉山登峰隊逐漸分成了兩部分,腳程快的「基頭組」負責趕路到排雲山莊作預備,腳程慢的「基尾組」則緩步向前,途中基尾組因飲水殆盡透過無線電向基頭組求救,但仍不免懷疑基頭組可能也自身難保無水可留,此時程院長用篤定的語氣說:「我相信基隆長庚的同仁,一定會留下一瓶水給我們!」沒多久我們果然在一截斷木上發現一瓶水,程院長既興奮又驕傲的高舉起救命水,團員們則開心的讚嘆:「這就是基隆長庚的人情味啦!」。
經過「大峭壁」後路線開始變陡,最後是一段累人的長階梯陡上,就在大家體力幾乎耗盡時,排雲山莊終於出現在眼前,這一天每個人都累翻了,當晚不到19:30全體隊員早已躺平休息。
痠痛很快就過、喜悅卻是一輩子
凌晨2:30我們逐一戴上頭燈,在一片漆黑中緊跟著郭領隊往玉山主峰出發。排雲山莊到玉山主峰共2.3公里,海拔上升550公尺,不斷陡上的路程中我們沒有太多交談,大家不敢輕忽黑暗潛伏的危險,一步一腳印謹慎地往目標緩緩前進,終於來到玉山北峰三叉處的「風口」,從這裡到主峰間的碎石坡正是重頭戲,為防止大落石崩落而搭建的護欄及鐵網向山友們警示了危險,陣陣狂嘯的強風吹得令人心驚,宏偉陡峭的山崖令人顫抖,隊員們緊緊抓著鐵鍊循序漸進不敢掉以輕心。
5月9日清晨5:20我們順利攻頂了,因颱風來襲原不敢奢望看到日出,沒想到主峰登頂不久火紅的太陽就從雲端蹦跳出來,引起現場山友們陣陣驚呼,此時和煦的旭日、雲海、雲瀑盡收眼底,一路的辛苦及汗水早已化作甘露,郭領隊說得真好:「痠痛很快就過、喜悅卻是一輩子。」感謝基隆長庚玉山登峰隊團員的一路互相扶持及打氣,咬牙撐過每個難關,我們才能順利登上台灣第一高峰,完成人生的一個里程碑。
登峰造極、再創三十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秉記李董事長對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全體同仁的勉勵:最重要的是保持「剛開始」的服務精神,繼續努力及進步…正如玉山睥睨台灣群峰,程院長率領同仁站在標高3952公尺的台灣之巔─玉山主峰,看到美麗又壯觀的日出與雲瀑,內心有著無比的感動與驕傲。高度不同視野大不同,俯瞰那層層山巒的壯麗景色時,程院長期許所有同仁能謹記爬山過程中的「苦味」,繼續堅持勤勞樸實、要做就做最好的長庚精神,攜手再創下個輝煌的30年!
         
 
封面故事
真正傷腦筋∼長庚醫院腦中風中心使命
搶救腦中風之黃金三小時
認識頸動脈狹窄
缺血性腦中風的初級與次級預防
復健治療不延遲∼談腦中風後復健與失能的照護
新聞紀要
八仙樂園發生塵爆事件剪影
乳癌病友座談會紀實
「登峰造極、再創三十」
為台灣發聲∼2015年消化系領袖精英培訓營活動報導
醫療時論
腦中風治療的現況與展望
醫學報導
淺談皮瓣手術
養生文化村報導
退休新「視界」
病人安全
建構病人檢體正確性資訊作業平台
飲食營養
銀髮族營養與照護
白話醫學
藥物過敏基因
長庚健康影音館
三維顱顏影像應用於正顎手術矯正治療之診斷與計畫
兒童醫療
關於蛀牙∼身為父母親應該知道的事
增刊目錄
經皮膽囊引流術
對比劑
磁振關節造影術
顱底病灶組織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