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病人檢體正確性資訊作業平台 |
 |
◎高雄長庚檢驗醫學科醫檢副主任 李佳縉 |
 |
 |
 |
醫學檢驗對於臨床診斷與實證醫學,具有相當重要的驗證角色,因此檢驗結果的正確性,攸關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之優劣,而檢驗異常發生率,以檢驗前作業佔有最高之比率約62∼ 68%,因此如何在臨床檢驗項目的不斷增加,且每日檢體數量也持續成長的情況下提升檢體品質,減少檢體異常率,除了紮實人員教育訓練外,更有賴資訊系統及時提供相關檢體資訊,提升醫療照護人員間溝通的有效性,以及時處置與改善。 根據衛福部103∼104年公布的8項病人安全工作目標及執行策略,其中一項提升醫療照護人員間的有效溝通執行,其執行策略包含落實訊息傳遞之正確、完整與及時性,本院檢驗醫學科於2008年通過美國病理學會國際認證,對於檢驗前檢體之品質訂有嚴謹之退件標準與作業流程,並每月統計分析檢體異常情形,回覆各採檢單位(大部分為護理單位),採檢單位每月進行檢討改善,然而這項統計分析為每月累計報表,無法立即回饋採檢單位及人員,對於即時處置與矯正助益有限,因此建置即時通知與完整紀錄相關檢體異常情形之資訊系統,使各採檢單位能馬上並正確進行矯正作業,同時每月持續各類統計分析,檢討改善。 結合檢驗資訊管理系統與專科網頁系統建構出資訊平台,針對全院檢體流向進行管控及檢體品質監控。該平台紀錄檢體異常原因,且每兩分鐘自動更新網頁資訊,即時提供護理同仁遭退件檢體的最新訊息,避免因口頭溝通誤會而導致再次採檢錯誤。另外,每月持續針對異常檢體進行系統分析,提供各護理單位檢體異常件數及類別,此資訊有助於發現臨床人員是否正確執行檢體採檢及傳送流程,以及採檢技術是否符合規範,護理部亦藉此進行矯正措施,以降低對於病人之可能危害。 根據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之ISO 15189之規範,檢體被退件率應為0.5%以下。以回溯性分析探討,將建置資訊系統溝通平台後之檢體數目及退件率和前期相比,檢體數目由2,074,395成長至2,154,240,成長幅度為3.71%,而檢體退件率則由0.23%降低至0.18%(2012∼2013年),下降幅度為21.73%,也降低護理人員工作負荷和同時提升護理人員的滿意度。 此平台剛開始推行時,檢體退件率不降反升,原因可能為過去透過口頭告知檢體退件而漏登記,而資訊平台需每筆異常檢體皆確實記錄,以提供護理同仁即時線上查詢,避免重新採檢時有誤採或漏採的情形發生。至今本科仍透過此網頁平台所得資訊,客觀分析且即時回饋給採檢單位,以期持續改善並降低醫療成本負擔,更有助於提升病人檢驗品質和檢驗報告正確性和及時性,為病人安全把關。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白話醫學 |
 |
 |
長庚健康影音館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