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樂園發生塵爆事件剪影 |
 |
◎長庚醫訊副總編輯 黃樹欽整理◎林口長庚副院長 鄭明輝校閱 |
 |
 |
 |
2015年6月27日(星期六)晚間,八仙樂園舉辦歡樂彩色派對,在活動接近尾聲,噴灑彩色粉末製造高潮時,突然發生台灣史無前例之粉塵爆炸事故,造成519位(其資料、編號、檢傷分類及收治單位已列冊在案)青少年(多為18至29歲)不同程度及範圍燒燙傷之大災難。鏡頭所及,傷患們六神無主,楞在當場不知如何是好!到處血漬斑斑、怵目驚心、慘不忍睹。如此龐大數量的受傷民眾,除了現場未受傷者的幫忙(沖—脫—泡—蓋—送)及通報外,頓時救護車、消防車來回奔波;民間及軍方救難人員等也趕赴現場,將等待救援的傷患分批分流轉送各醫院,實在是有燃眉之急,刻不容緩;由於人數眾多,除就近醫院外,也涵蓋其他縣市共53家醫院救治。 林口長庚院區於21:41啟動333大量傷患動員機制,是日除當班醫護人力外,並在30分鐘內召集各職級人員,總投入336名醫護、行政及後勤人員,參與第一時間搶救及處理傷患,確認身份、檢傷及評估生命徵象有否意識或休克等等。當務之急,翁文能院長並指派鄭明輝副院長、陳士哲主任等成立指揮中心。當晚接踵而至的傷患共48位,6位輕症者包紮處理後回家門診追蹤,轉燒傷中心及加護病房區36位,病房區6位,而傷患燒傷面積50%以上,2∼3度灼傷者,其中有22位接受插管治療,病情相當嚴重,醫護人員不分晝夜全力照顧。第二及第三天傷患接受第一階段手術清創者共40位,亦先後會診感染科、胸腔內科、疼痛科、眼科、胃腸肝膽科、復健科及精神科等共同加入照護診治。 照顧燒燙傷病人耗時耗力,值得慶幸的是,曾經在本院服務過,有相當專業及經驗的醫護人員,萬難可貴的主動表達願意回院支援幫忙,這班長庚人舊同事,深得社會的嘉許,在初期人力超載,幾乎負荷不了時伸出援手,搶救病人分擔勞力。其後更有11位病人自外院轉入,截至8月10日本院總計收治59位事故個案,其中9位於急診後離院,總住院人數50位,總計燒傷面積2219%(TBSA)。目前大致清創及補皮皆大部位完成,只有3位傷口感染。沒有插管、沒有洗腎或葉克膜的病人,尚在住院中31位,出院19位(含死亡1位及病人自動出院1位)。 鑒於本次事故災情規模之大為歷來所罕見,無例可援,照護所需人力與物資皆非一般常備數量可因應,故院區另成立「八仙塵爆應變小組」協調與整合調度人力與物資,排除萬難,跨專科醫療團隊定時開會討論,並提供媒體相關資訊,以期傷患能獲最佳照護,家屬較能釋懷安心。事故發生期間,行政院毛治國院長也到院慰問傷患及家屬,並為醫護人員加油打氣,衛福部蔣丙煌部長、醫政司王宗曦副司長、新北市侯友宜副市長、桃園市鄭文燦市長亦多次到院關切病人及家屬。 Johns Hopkins Hospital的醫療團隊由Steven Miller整形外科教授帶領了3位整外醫師、1位急診醫師、1位護理師、1位物理治療師來本院交流八仙燒傷病人的治療情形,並極力稱讚我院傷口治療處置、換藥非常好,復健、精神科會診及呼吸治療、營養支持都是國際一流!也為我們的病人打氣,所有醫療團隊看到病人一天天康復,並陸續平安出院,都感到辛勞是值得的! |
 |
|
 |
|
|
|
 |
封面故事 |
 |
 |
新聞紀要 |
 |
 |
醫療時論 |
 |
 |
醫學報導 |
 |
 |
養生文化村報導 |
 |
 |
病人安全 |
 |
 |
飲食營養 |
 |
 |
白話醫學 |
 |
 |
長庚健康影音館 |
 |
 |
兒童醫療 |
 |
 |
增刊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