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卷第十期 98年10月1日發刊
記憶 在2008年停駐
◎台北長庚志工隊 賴秀燕女士
天書倏地翻過春起夏承、秋轉冬合的傳奇,2008年10月16日新聞傳來的噩耗震攝仍鮮明如昨,如今卻必需用記憶的倒帶,來追憶與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那段生命交會的美好,24年前開始跟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的一段際遇,往事歷歷在目,常銘我心!
民國73年8月底,兒子剛開學,我就迫不及待的跑到離家不遠的長庚醫院社會服務課,表明我想當志工的意願,社工員卻告訴我:「目前長庚醫院只有大專志工隊,並沒有社會人士的志工隊。但是王永慶董事長想成立社會志工隊,妳若有興趣,要不要參與籌劃?」因著這個因緣,我加入了長庚醫院社會志工隊的籌備成員,在74年3月以14人正式成立社會志工隊。
從毛遂自薦到籌劃期間,除了必須常常與徐文宗副處長、馬銘杰課長及吳屏小姐討論之外,特助莊逸洲先生更頻頻垂問進度,並常常帶來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的叮嚀與關心,企畫報告更是一再修正,當時我就深深感受到王創辦人永慶先生領導統馭的的精髓之ㄧ:放手、信任、關懷。
75年5月8日,志工隊人數已呈倍數成長,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特地在林口二樓簡報室設宴(豐富的便當)與志工們一起聚餐並舉行座談會。當天,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一再勉勵志工:「一個人在痛苦時,如果有人慰問及幫助,絕對不會忘記而且會永遠感念在心。這種慰問及幫助,甚至可以感動絕望的病人燃起求生的意念。」、「幫助別人對各位志工也許只是舉手之勞而已,但是這種善良的精神,會帶動一個善良的社會。」、「長庚醫院絕對會盡可能造就成一個可以讓志工發揮助人的環境。」這3句話,讓我十分驚愕,特地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來,一來因為我原本只是單純想奉獻一點時間幫助一些人而已,想不到這麼有意義,對社會的影響也會這麼深遠!真像空谷跫音,發人深省。二來更敬佩長年忙於企業經營的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居然有這麼柔軟善良的心及對營造善良社會的遠見與投入的決心!
76年10月11日,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更邀請志工幹部到台塑13樓午餐,還特別叮嚀:「請先生們也一起來」。在此次午餐中,我向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建議:「可否讓長庚醫院員工家屬也參與本院志工行列,讓員工家屬能藉此了解家人的工作環境與辛勞,更有拋磚引玉的效用。」想不到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大為贊同,本院員工家屬也在77年加入長庚醫院志工隊的行列,包括院長夫人、副院長夫人、各科主任夫人以及其他員工家屬,她們真的發揮了拋磚引玉的功能,後來連員工都利用休假日當志工,現在更多退休員工也加入志工行列,延續他們對長庚醫院的愛與奉獻,這在全省志工團隊中不只是一項創舉,也是長庚志工隊的特色。
77年1月17日、78年2月26日長庚志工隊第一次與第二次舉辦志工表揚大會,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帶領「文武百官」及王瑞瑜小姐全程蒞臨與會,會後一起享用晚餐並逐桌敬酒致意。我搭配大專志工負責主持,當我稱讚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著重養生之道,「身材保持得那麼好又雙頰紅潤、雙目炯炯有神、氣慨萬千,一點都看不出已經50多歲了……」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居然從座位上站起來,對著我說:「什麼?妳說我幾歲了?」我回答:「我說您看不出來已經50幾歲了。」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竟然一臉調皮地說:「我怎麼有那麼老?!我才47歲而已!」我立即接腔:「唉呀!我真是有眼無珠!來來來!咱大家敬歲的董事長一杯!」這段輕鬆調皮的對話,讓大家見識到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雖然貴為「經營之神」,卻具有親和力及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在輕鬆的場合也可以放下身段的!真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
長庚醫院20週年慶在林口院區舉辦,我們幾個第一期的志工獲邀參與盛會。院內各部門都有人代表說話,身為志工隊編號第一號的我自然難逃責任,心裡想:「沒關係!志工隊在長庚大醫院裡是個不起眼的團隊,不會有人注意我說什麼的,只要說話不打結、不發抖,就可以混過去了。」當王創辦人永慶先生親自為我們第一期志工頒發紀念品時,竟然跟我說:「妳講得真好!」我捏了一把冷汗也感動得淚水在眼眶裡打轉:「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居然也會注意聽我這個小螺絲釘的說話!還好我真的沒打混!」
近幾年,偶而見到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到醫院回診,雖然步履健朗,但昔日巨人般挺直的身軀似乎有點彎鴕,我總心疼的默唸:「董事長,您是否背負過重?您要好好休息呀!」在我的心目中,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看待事物的高度與遠見,不僅像個巨人,更像個偉人。尤其在看過《王永慶給年輕人的8堂課》之後,我回憶與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的這段際遇,—印證了董事長成功之鑰,更讓我決心追隨學習。
如今哲人已遠,典型在夙昔,我只能穿越時空傳遞思念與感謝,感謝董事長當年成立志工隊的遠見與創舉,長庚志工隊人數已超出千人,可說是全國人數最多的志工團隊,當年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播下的愛心種子已經開枝散葉蔚成大樹了!謝謝您,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 您已將生命化為無盡的真善美!您讓我們看到生命應有的厚度、深度與廣度!您仍發光如星,活在大家的心裡!活在歷史上! 
         
 
封面故事
唇裂病患的牙科治療
終生遠離牙疾的秘訣—觀念篇
多生齒的保健與手術拔除
口腔牙齒預防與保健應從小做起
錐狀放射電腦斷層掃瞄之原理與其在牙科之應用
建立一個以病人為中心的社區型癌症中心
新聞紀要
交朋友—贏得好人緣 人工電子耳病友座談會紀實
醫療時論
古老疾病來勢洶洶 百日咳捲土重來
醫學報導
人工電子耳成人植入效果佳 無經濟基礎之失聰待業者亦可申請補助
認識H1N1新流感
特別報導
要做就做最好的 懷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
感念王創辦人—永續長庚精神
永懷榮耀與感恩
記憶 在2008年停駐
全員參與 追求卓越品質
緬懷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細說海峽兩岸電子耳捐贈善舉
養生文化村報導
田園交響曲
病人安全
老人用藥
增刊目錄
助聽器的現況及未來展望之探討
快樂媽咪、健康寶貝氣喘童樂會
握起災民的手,陪您走過八八水災重建路-1
握起災民的手,陪您走過八八水災重建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