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卷第十期 98年10月1日發刊
建立一個以病人為中心的社區型癌症中心
◎基隆長庚癌症中心執行秘書 葉光揚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惡性腫瘤(癌症)自民國71年起,即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迄今已29年。行政院於民國91年5月正式公布施行「癌症防治法」,此法案界定了衛生署癌症防治的相關職責,並明文規定癌症篩檢及診療機構於癌症防治工作所應擔負之責任,如提供三段五級防治服務、建立及申報癌症資料、成立院內癌症醫療品質小組及推動品質保證相關措施等。雖然癌症發生率仍然有上升趨勢,但是有些癌症,如乳癌、子宮頸癌,經「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幫助,死亡率在進幾年來已經有趨緩現象。可是癌症仍威脅台灣民眾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亦成為政府衛生政策持續推動之重點。
大基隆地區的癌症死亡率在每十萬人口約有180人左右,前5名癌症死亡率依序分別:肺癌、肝癌、結直腸癌、胃癌和女性乳癌。由於男性病患死亡率(每十萬人口約有220人)遠高於女性病患(每十萬人口約有140人),在男性因罹癌死亡的原因,特別是食道癌和口腔癌分別佔第五和第六位,格外令人注意!基隆是一個三面環山、僅北面少量平原臨海的特殊北台灣地理環境,造就以漁、礦及交通運輸為主要的經濟命脈,在癌症就診病患中有很高的比率是從事這3大類工作,相對地暴露於菸酒檳榔的機會也比較多。因此,落實癌症防治和治療的在地化和社區化,提供「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四全癌症服務,是基隆長庚癌症中心努力的目標。
落實癌症防治和治療的在地化和社區化主要前提是以病人為中心,思考「癌症病人想要什麼?」,再進一步評量醫院本身「能為癌症病人做什麼?」。鑒於大基隆地區癌症病人特色和疾病需求,於3年前在情人湖院區成立實質化癌症中心,整合全院有關癌症診療醫護團隊,除了醫護人員外、還包含營養、身心照顧、社工和安寧療護相關人力。在軟硬體設施上,成立癌症病人資料庫;醫院更進一步在情人湖院區設置東北角第一台 IX 光子雙能量加速器可執行IGRT、第一間碘 -131 病房和第一座安寧病房,提供大基隆地區癌症病人全方位的「四全」照護。經過去3年的努力,於民國98年得到衛生暑國民健康局肯定,認證為「A」級癌症中心殊榮。
基隆長庚癌症診療醫護團隊發現,雖然有很好的治療準則和執行能力,但是在此地區癌症病人常常就診太慢和未接受正統治療,導致癌症治療預期發展的情況並不理想,因此,在未來基隆長庚癌症中心若要更落實治療的在地化和社區化目標,我們所要努力方向可以從以下的規劃來提升癌症診療品質:
一、積極推展癌症衛教宣導及篩檢。 從院內到院外針對醫療專業、各個企業、社區進行防癌講座,宣導並強調癌症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同時配合99年配合國民健康局補助計劃篩檢計劃,針對乳癌、結直腸癌、口腔癌和子宮頸癌之高危險群群眾,推動篩檢,以收「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之效。
二、持續運作「病人為中心」照護模式,整合及提升各項癌症診療服務,包括每位癌症病人在治療前須經過團隊會議的討論,擬定治療計畫書,從診斷到治療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多科整合照護。設立癌症聯合門診,讓病人到院完成所有相關科看診,減少不必要旅途奔波。導入癌症病人個案管理模式。病人確診後,即由負責之個案管理師收案,並且提供病人所需之衛教、社服資源轉介,進一步評估癌症病人家屬照護需求,提供適切的全家照護。利用院內資訊系統幫助,使癌症登記資料庫建立更完善,不僅僅是病人的癌症分期,同時具備治療和追蹤記錄,並運用資料來監測品質指標、癌症診療指引遵循率等,作為檢討改善的依據。
三、籌備「安寧療護」教學訓練醫院。雖然本院安寧病房運作時間與其他醫院相較之下起步略嫌慢了一些,可是院內全體安寧療護的醫療人員,無論是癌末病人共同照護、DNR意願書和預立醫囑簽立、臨終病人的關懷與照顧,皆是全力以赴為病患服務。這些努力成果,在97年和98年國民健康局的癌症品質提升計劃中得到相當的肯定,安寧病房本身也通過學會和衛生署認証。目前院內安寧療護的醫療人員更將服務的觸角,推展到居家安寧部份,以達成癌末病人善終的需求。
四、癌症中心網路資訊的強化。我們現處於一個資訊發達且爆炸的年代,也是一個電子來行銷自己的世紀。因此,藉由癌症中心網路資訊強化可提供最新的癌症相關的報導、參考文獻索取、臨床試驗可行性等,供醫護人員及民眾查詢,減少癌症病人對治療和預後的焦慮及不安。
五、建全「癌症病人資源單一窗口服務」。整合院內與社會的資源,以快、易、通的方式提供給癌症病友及家屬所需的資訊,讓病人得到全人和尊重的照護。此窗口有別於個管師的專業指導和社工人員的政府民間資源協助服務,它除了提供癌症衛教資料、醫療資訊查詢、醫療輔具及康復用品資源提供或轉介外,對於一般民眾或病患家庭能協助了解病況和情緒、心理輔導。
盛暑的下午在雷雨過後,走在情人湖院區,感受雨後樹林間綠葉的清新和聆聽樹梢上嘈嘈切切的蟬聲,讓人覺得身心氣爽,精神不知不覺為之一震,仿佛身在桃花源中!我思索且衷心佩服王前董事長永慶先生的深謀遠慮,能為基隆地區癌症病人建立一個結合自然與醫療的「身、心、靈」癌症治療中心,讓病人的痛苦在此停止、病人的心靈在此得到解脫,也讓家屬的悲傷在此釋懷。我很慶幸的是能有這樣機會,在這樣優雅且寧靜的環境裡,擁有最尖端的科技為癌症病人服務,也期待有志一同的同儕加入我們團隊,為大基隆地區的癌症病患打拼。 
         
 
封面故事
唇裂病患的牙科治療
終生遠離牙疾的秘訣—觀念篇
多生齒的保健與手術拔除
口腔牙齒預防與保健應從小做起
錐狀放射電腦斷層掃瞄之原理與其在牙科之應用
建立一個以病人為中心的社區型癌症中心
新聞紀要
交朋友—贏得好人緣 人工電子耳病友座談會紀實
醫療時論
古老疾病來勢洶洶 百日咳捲土重來
醫學報導
人工電子耳成人植入效果佳 無經濟基礎之失聰待業者亦可申請補助
認識H1N1新流感
特別報導
要做就做最好的 懷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
感念王創辦人—永續長庚精神
永懷榮耀與感恩
記憶 在2008年停駐
全員參與 追求卓越品質
緬懷 王創辦人永慶先生細說海峽兩岸電子耳捐贈善舉
養生文化村報導
田園交響曲
病人安全
老人用藥
增刊目錄
助聽器的現況及未來展望之探討
快樂媽咪、健康寶貝氣喘童樂會
握起災民的手,陪您走過八八水災重建路-1
握起災民的手,陪您走過八八水災重建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