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斷層即時導航系統精準定位 助三叉神經痛病人遠離疼痛 |
 |
◎嘉義長庚院長 楊仁宗 |
 |
 |
疼痛是一件令人懼怕的事,尤其是當疼痛發生在臉部的時候。吃東西時會痛、刷牙洗臉時會痛、吹到風的時候也會痛、甚至在不動的時候,也會有像刀割一樣的劇痛陣陣襲來,這就是三叉神經痛。這種痛苦只有當事人才能切身體驗,他們因長時間受疼痛困擾,除生理健康受到影響外,心理及情緒上所承受的痛苦更是難以言喻,甚至出現了重大的精神障礙。 三叉神經痛其實在1千多年前的古籍即有記載。詩人吳草廬以詩圖形容唐朝第一美女楊貴妃「齒痛自顰眉,君王亦不怡,此疾如早割,何待馬嵬時」,這是中國史上第一個受到三叉神經痛折磨的名人。根據統計,全球每年三叉神經痛新發生率約10萬分之4至15,目前發展出的治療方式包含藥物控制、開腦手術及伽瑪刀照射治療。然而,長期使用藥物可能會產生暈眩、肝腎傷害等副作用,而開腦手術則有相當風險,伽瑪刀照射治療雖為非開刀的選擇,但醫療費用較為昂貴,且效果亦較差。 此外還有一種射頻熱凝治療方式,其實這是一項已發展多年的技術,且治療效果顯著。然而要把這支射頻熱凝細針放置到腦袋裡進行治療,並非一件容易的事。這種精準的定位神經傳導路徑,有賴於高科技的輔助,就好像在大城市中要尋找一個很小的目標,需要有行車導航系統,才能輕而易舉的達成目的。 「手術中即時影像導航系統及電腦分析定位新技術」即是一種可以精準快速的找出神經節,進而有效治療疼痛的高科技新技術。嘉義長庚紀念醫院研發出這項新技術,透過手術中即時導航系統融合磁振造影及電腦斷層影像,將一根細針置入顱內的三叉神經節,精確地找到疼痛目標予以射頻熱凝治療。手術時間約30分鐘,危險性低,病人在治療結束後,當日即可返家,恢復正常活動。 我們因此技術的發展,已有10篇國際論文發表,並且在2011年及2014年全歐洲腦神經外科醫學會和2016年美國外科醫學會上做口頭演講。目前已累計包括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巴西、美國、台灣等1200多個成功的案例。94%的病人在治療後獲得有效的疼痛改善,生活品質大幅提升,就連之前有做過三叉神經痛治療但疼痛仍復發的病人,或是因腦部腫瘤壓迫而有三叉神經痛的患者,在經過我們的治療後亦有85.90%的病人遠離疼痛,重拾笑容人生。 |
|
|
 |
封面故事 |
 |
 |
醫學報導 |
 |
 |
心靈點滴 |
 |
 |
醫脈相傳 |
 |
 |
中醫報導 |
 |
 |
飲食營養 |
 |
 |
本月主題 |
 |
 |
焦點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