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卷第五期 111年5月1日發刊
精準治療 電腦斷層即時導航手術
2022年長庚追思大會 感念器捐者與大體老師大愛
◎長庚大學秘書室
2022年「長庚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於3月26日下午在長庚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今年為落實防疫,現場開放500人入場,同時提供線上直播,讓大家一起緬懷先人無私的大愛精神。雖然捐贈者的人生背景如此不同,但相同的是皆在人生謝幕之際選擇遺留大愛,扶助許多生命獲得新生,也引領著醫學生們掀開醫學智慧的序幕,令人永遠敬仰與感念。
長庚大學與長庚醫院於每年清明節前夕皆會舉辦追思大會,前2年受疫情影響停辦實體大會,改成線上追思會形式辦理。今年考量國內疫苗施打覆蓋率提升,決定恢復實體追思大會,長庚大學湯明哲校長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程文俊院長親自率領醫學院師生及醫師代表出席,同時也邀請衛福部醫事司彭美珍專門委員等貴賓參加。
湯明哲校長致詞時表示,感謝器官捐贈者的大愛,讓徘徊於生死關頭的患者獲得重生機會,以及大體老師們以身為教,促進醫學及醫術教育的推展與提升。捐贈者與家屬所傳達的無私大愛,都是師生學習的典範。
程文俊院長表示,長庚醫院全力推展器官捐贈及移植醫學的發展,迄今已協助近2千名病人完成器官捐贈,2021年長庚醫院共完成近300例大愛移植個案,協助等待移植的病人延續生命。而藉由追思會感謝每一位器官捐贈者與家屬,也讓世間充滿了愛與溫暖。
長庚大學指出,去年共有39位器官捐贈者,15位大體老師,總共54位。捐贈者來自各行各業及不同年齡層,有教育工作者走到生命盡頭也要為「教育」獻身,捐贈大體;有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辭世,家屬深刻體會等待重生機會的心情,因而成全親人器捐;還有父母協助離世的孩子完成器捐心願,幫助多個家庭重拾歡笑與幸福;也有因為感謝醫護人員的照顧,在病榻前簽下捐贈同意書,願在生命的盡頭成為無語良師。

器捐讓生命接力 重拾燦爛笑顏
4歲的明杰生了重病,雖然經常得承受治療之苦,但父母親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陪伴,而他天真的笑容則撫慰著爸爸媽媽的心靈。雖然到了9歲明杰仍不敵病魔離開人間,但是父母親深知家中有生病小孩的痛苦,因此希望能夠透過器官捐贈幫助其他生病的人,讓他們康復後擁有更多的時間陪伴最愛的家人。最終明杰的器官幫助了3個家庭,讓這3個家庭也能夠重拾燦爛的笑顏。

器官受贈者重生 學會珍惜與知足
因腎臟移植重獲新生的翁小姐,代表受贈者向器官捐贈者家屬表達衷心感謝。她說,2016年因末期腎臟病左右兩顆腎臟完全萎縮,開始腹膜透析的日子讓她一天要換藥水4至6次,出門就像灰姑娘一樣,都要留意時間趕回家,生活過得相當不便。
經過1年多的等待,終於在2019年6月接受器官移植手術,重獲新生。翁小姐堅信捐贈者的腎臟與她並肩作戰,以喜樂心情挺過術後多次感染的苦痛難關。她感謝捐贈者家屬無私不求回報的愛,讓一個生命的盡頭成為了另一個生命的起頭,希望與大家一同見證這個源於人世間最深善念與先進現代醫學共譜的生命奇蹟。

學生感念大體老師無語的生命教育
長庚大學醫學系三年級吳文玉同學,代表獻花給孫良水大體老師的家屬代表吳美鈴女士。吳同學說,死亡對於學生來說可能有點模糊,但透過大體老師,讓同學知道,「死不是生的對立,而是它的一部分」,死亡可以是生命的延續,代表著愛和決定。大體老師安詳且端莊的面容消弭他們對於未知的恐懼,沉默的帶領同學進入醫學知識的殿堂。感謝大體老師陪伴學習、成長,期許自己未來能夠不辜負老師的期待,不論遇到什麼難關,都將用從老師身上學到的勇氣一一克服,成為一名良醫,把愛散播出去。
長庚大學及長庚醫院代表並在司儀的引領下,全體起立向在場所有器官捐贈者與大體老師的家屬們深深一鞠躬,表達最崇高的敬意。會後家屬前往校內的「遺愛人間」紀念牌前獻花,悼念他們摯愛而又偉大的親人。
         
 
封面故事
電腦斷層即時導航系統精準定位 助三叉神經痛病人遠離疼痛
電腦斷層即時影像導航脊椎手術
電腦斷層即時影像導航在耳鼻喉科手術的運用
電腦斷層即時影像導航胸腔外科手術
醫學報導
認識五十肩的症狀與治療方式
心靈點滴
從天堂來的一封信
醫脈相傳
我在長庚的三兩事~胃腸肝膽科系 林錫銘醫師
中醫報導
中西醫聯手,妊娠產後照護全方位
飲食營養
糖尿病+痛風~飲食怎麼微解封?
本月主題
嘉義長庚手術中即時影像導航系統及電腦分析定位新技術簡介
焦點話題
林口長庚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出爐
林口長庚研究證實~第1型糖尿病人若有一等親屬患第2型糖尿病 併發症風險倍增
化被動為主動 骨髓增生腫瘤治療新關鍵
罕病導致雙肺破裂反覆氣胸 「邊緣性捐贈肺」移植救命 林口長庚完成50例肺臟移植 存活率達世界水準
2022年長庚追思大會 感念器捐者與大體老師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