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卷第九期 110年9月1日發刊
智慧醫療的實踐∼長庚醫療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發展與成果
談兒童新冠肺炎感染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兒童胸腔暨重症加護科主治醫師 邱俊哲
從今年5月以來,台灣經歷了嚴重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爆發,土城所在的雙北地區因人口稠密,尤其成為重災區之一。隨著這波本土疫情增溫,許多家有幼童的爸媽無不時刻提心吊膽,擔心自己或年幼的小朋友不慎感染新冠肺炎,造成住院、隔離甚至產生可怕的併發症。究竟小朋友罹患新冠肺炎,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可以和一般感冒區分?家長在這波疫情中又該如何保護自己和家裡的小朋友呢?
截至目前為止,在台灣確診的個案中約有7%屬於年紀小於20歲的兒童或青少年,換算大約接近1千人。幸運的是,在這接近1千人當中,只有3人符合重症的定義,兒童重症比率對比大人來說可謂少之又少,且目前台灣尚未有兒童新冠肺炎死亡案例,許多國外的報告也顯示兒童症狀相對輕微很多。但麻煩的是,兒童罹患新冠肺炎的症狀幾乎與一般感冒無異,舉凡發燒、咳嗽、頭痛、嘔吐、腹瀉、鼻塞等等皆有,而小孩更不會表達特別的嗅味覺異常,增加辨識的困難度。所以只要有這些病毒症狀,加上家庭群聚的情況,都應該懷疑新冠肺炎的可能性而安排採檢。
雖然兒童多半屬於穩定的輕症感染,但還是有些兒童比較有機會演變為重症。要特別小心的是本身就有慢性疾病的小朋友,例如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神經或發展疾病、以及過度肥胖等。這些小朋友更需要家長的密切觀察,如有持續高燒、呼吸費力、精神變差等務必立刻就醫,切勿因為害怕到醫院增加感染風險而延誤就醫與治療。
另外隨著兒童染疫人數增加,一種新冠肺炎感染後的特殊發炎反應疾病—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發生率應該也會隨之攀升。感染新冠肺炎的小朋友可能急性期症狀輕微像一般感冒,但在急性期之後的4.6個禮拜裡突然又發燒加上3.4種類似川崎症的症狀例如眼結膜發紅、起疹子、口腔黏膜紅腫、頸部淋巴結腫大等,就要小心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此疾病嚴重可能影響心臟功能甚至休克。如果家中有確診新冠肺炎的小朋友,家長須格外留心上述臨床表現。
隨著三級警戒解除,小朋友也要陸陸續續回學校或幼兒園上課。雖然老師們大部分已經接種疫苗,但小朋友之間的傳染還是有可能。爸爸媽媽要多提醒小朋友們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戴口罩,如果有發燒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也儘量在家休息避免去上學。此外,家中有小朋友的各位爸爸媽媽們也要小心照顧好自己,符合接種條件的家庭成員趕快接種疫苗,小朋友如有身體不適也要及時就醫,勿因為害怕疫情而延遲就醫,反而增加病情惡化的風險。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有提供視訊門診的服務,可多加利用。另外本院針對疫情也設有疫情門診、疫苗施打門診以及社區篩檢站。期待與新北市的大家共同努力,守護身邊珍愛的家人,一起通過黑暗,迎向撥雲見日的那一天。
         
 
封面故事
長庚醫院的疾病診斷 智能編碼系統
運用深度學習判讀急性呼吸窘迫症的胸部X-ray
利用人工智慧補幀技術減少C型臂X光三維血管 造影所需之X光輻射
利用人工智慧判讀心電圖早期診斷心衰竭
人工智慧協助新生兒篩檢~以髖關節發育不良為例
醫學報導
肺癌標靶藥物常見皮膚副作用的預防與日常照護
家庭醫師的全方位預防醫學
特別報導
社區銀髮健康促進競賽成果發展長庚45週年院慶系列報導雲林長庚「照顧鄉民健康的好厝邊」
長庚運動醫學守護有成,全方位協助選手獲得佳績
心靈點滴
我是急診助理員, 我熱愛我的工作
中醫報導
病態性肥胖的中醫治療
飲食營養
預防肌少症的飲食對策預防肌少症的飲食對策
兒童醫療
談兒童新冠肺炎感染
本月主題
智慧醫療的實踐∼長庚醫療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發展與成果
焦點話題
主動脈疾病患者使用氟喹諾酮類(FQ)抗生素會增加風險
醫療與科技結合∼「學術合作備忘錄」